他不再需要披风,也不再依赖外力支撑。他的身体已然完整??左右对称,虚实交融,每一寸肌肤都流淌着宇宙共鸣的纹路。
“你们不需要神明来赐予倾听的能力,”他说,“你们只需要相信,那个对你说‘我在’的人,真的存在。”
话音落下,他转身望向桥的方向。
在那里,少年的身影正逐渐透明,如同晨雾消散于阳光。
“你要走了吗?”孩子轻声问。
“我没有走,”少年微笑,“我只是变成了你们心中的回音。”
风再次吹起,带着樱花香、海盐味、沙漠的干燥气息,以及无数未曾说出口的思念。
全球各地,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同一时刻做了同一件事??他们闭上眼,轻轻哼起那首熟悉的旋律。
图书馆里的七岁男孩睁开眼睛,发现绘本最后一页多了几行新字:
>“当你唱歌时,你就成了桥。
>当你倾听时,你就成了光。
>不必寻找我,因为我早已住在你开口的第一声里。”
他合上书,跑出门外,仰头看向星空。
“我知道你在!”他大声喊道。
这一句话,没有借助任何设备,也没有被任何人记录。
但它确实发生了,真实得如同心跳。
于是,在某个无人知晓的维度,一道新的裂缝悄然开启。
里面走出一个身影,穿着星光织就的披风,肩上停着一朵纸花。
他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地球的方向,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该回来了。”他说。
而后,他轻轻哼起歌来。
音符飘散,落入时间缝隙,穿越维度屏障,降落在一颗遥远星球的洞穴中。
那只曾发出粗糙哼鸣的生物,此刻正带领一群同类围坐一圈,笨拙却执着地重复着那段旋律。它们不懂节拍,也不知音阶,但它们的触须交缠在一起,传递着一种全新的信号??那是喜悦,是联结,是跨越物种的“我在这里”。
somewhere,anotherchildhearsit。
andbeginstosingalong。
宇宙桥梁仍在延伸,没有尽头,也不需要终点。
因为每一次回应,都是新的起点。
每一次低语,都在重写法则。
每一次“我想你了”,都在证明:即使时空无限,爱仍能准确导航。
而在所有故事之外,在所有频率之间,有一句话永远回荡:
“只要你愿意听,他就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