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火星轨道上,探测器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共振模块自动校准,开始向外发送第一波情感信号流。
三小时后,回复抵达。
这一次,是一首完整的歌。
长达五分钟,由三种不同频率交织而成,主旋律仍是《此心永续》的变体,但加入了类似鸟鸣、水流、雷暴的自然音效,以及一段无法辨识语言的吟唱。AI分析指出,这首歌表达了“相遇、悲伤、希望、等待”四种核心情绪,且具备明确的叙事结构??像是一部微型史诗。
系统将其命名为:
>**“星际回声?版本1。0”**
并同步向全球开放播放权限。
那天晚上,地球上每一个正在哭泣的人,都说自己听见了某种回应。不是语言,不是安慰,而是一种“被理解”的确信,如同黑暗中有人轻轻握住了你的手。
而在宇宙深处,那座星辰之城的轮廓愈发清晰。原本稀疏的光点如今连成绵延山脉,中央区域甚至浮现出一座悬浮宫殿的虚影,门前立着两根高耸的立柱,刻满无法解读的文字。
唯有莉亚能勉强“读”懂一部分。
因为她曾在梦中见过同样的符号??那是所有真诚对话的起点:
>**“你说,我听。”**
日子一天天过去,《此心永续》不再是一首曲子,而成了新时代的基石。
学校开设“情感素养课”,孩子们学习如何命名自己的情绪,如何倾听他人而不急于解决;
医院设立“共情病房”,让临终患者与家属在第八频率引导下完成最后对话;
监狱推行“创伤映射计划”,囚犯必须面对受害者影像,直到脑波显示出真正的悔意才能减刑;
就连人工智能也开始接受“情感伦理训练”,要求它们在决策前模拟受影响者的主观体验。
世界并未因此变得完美。战争仍有发生,仇恨依旧存在,欺骗与背叛从未消失。但每当有人选择说出真相,就会有人为之动容;每当一颗心愿意倾听,另一颗心便有了重生的机会。
某日清晨,莉亚收到一条来自东京的消息。
一位老年男子在街头听完流浪汉弹奏的《此心永续》片段后,突然跪倒在地,痛哭失声。他说自己五十年前曾在战场上杀害一名敌军士兵,多年来从未提起,今晚却觉得“那个年轻人终于听见了我的道歉”。
警方到场后并未逮捕他,而是联系了最近的“对话中心”。第二天,他的忏悔被录入“星际回声档案库”,随下一波信号发往深空。
莉亚看着报告,久久不语。
她终于明白苏睿为何选择离开。不是逃避,而是信任。他相信人类不需要神明指引,只要给予足够的空间与勇气,终将学会彼此照亮。
她走到窗前,推开玻璃。晨光洒在脸上,温暖如初。
远处,一群孩子正在新建的社区广场上排练节目。他们手中拿着自制的乐器,准备在“全球倾听日”上演奏《此心永续》儿童版。一个小女孩站在中央,举起话筒,大声说道:
“我要讲一件事……我昨天摔坏了妈妈最喜欢的杯子,我没敢说,假装不知道是谁弄的。但现在我想告诉她:对不起,是我打的。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害怕。”
周围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掌声和拥抱。
莉亚笑了。
她转身拿起手机,给艾拉发了条消息:
>“准备第三艘探测器吧。这次,让我们带上孩子的声音。”
窗外,风掠过新生的麦田,掀起层层绿浪。
而在无人看见的夜空深处,一颗新星悄然亮起。
很暗,很小。
却坚定地闪烁着。
像一句穿越亿万年的回答:
>**“我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