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斗罗:三位一体,我贯穿了时间线 > 第393章 古月娜的谋划(第3页)

第393章 古月娜的谋划(第3页)

他说:“我觉得……‘歌’不是我们创造的工具,也不是外来的力量。它是**关系的形状**。当我们愿意让别人进入我们的声音,也让自己的声音进入别人,那种连接本身,就是歌。”

教室陷入长久的安静。

片刻后,窗外的螺旋叶忽然集体发光,频率恰好与男孩心跳同步。

像是在鼓掌。

---

百年过去,新的纪元悄然成型。

人们不再追问“歌”是否存在,就像不再追问空气是否真实。它已成为文明底层逻辑的一部分。外交谈判前先播放一段共感旋律;新生儿命名仪式上由祖辈哼唱一首定制童谣;重大决策需经过“情感影响评估”……甚至连机器人也被要求具备基础共鸣识别能力,以免无意中伤害使用者的情感场。

而在所有变化中,最微妙也最深远的,是语言的演变。

越来越多的词汇开始包含“音色”属性。一句话不再仅仅由字面意思决定含义,而是通过发声时的情绪频率获得额外维度。两个词拼写相同,但一个带着悲伤的降调,另一个带着希望的颤音,意义便截然不同。

孩子们在学校学习“音义分析”,医生使用“共鸣诊断仪”探测患者心理创伤,法官在庭审中参考“情感波形图”判断证词真实性。

世界并没有因此变得完美。

战争仍有发生,误解依旧存在,痛苦从未消失。

但每当撕裂即将降临,总会有一个人站出来,不是演讲,不是辩论,而是**唱歌**??哪怕跑调,哪怕无人附和。

而往往,就在这笨拙的开端中,另一人会接上第二句。

然后第三句。

然后第四。

直到整条街道的人都加入进来,形成一场即兴的大合唱。没有指挥,没有乐谱,只有共同想要传达的一句话:

>**“我们都还在。”**

---

又一个雨夜。

钟楼遗址被柔和的防护光罩笼罩,雨水顺着弧形能量场滑落,宛如泪痕。庭中沙地早已不再是普通沙土,而是由纳米级记忆晶体构成,能记录并重现历史上每一次共感事件的波动痕迹。

一支铅笔静静躺在沙面上。

和露西用过的那支几乎一模一样。

忽然,一阵风吹过。

铅笔滚动了一下,在沙地上划出一道细线。

紧接着,笔尖自行抬起,悬停半空,仿佛被无形之手握住。

然后,它开始写字。

不是文字。

是音符。

一行接着一行,流畅而坚定,如同多年练习后的本能。旋律逐渐成形,既有《新终章》的影子,又融入了十万年来所有变奏的精华。它是总结,也是启程;是告别,也是重逢。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整片庭园亮了起来。

蓝银草虽已灭绝,但螺旋叶的根系早已与地脉相连,此刻齐齐共鸣,将这段新旋律转化为一道纯净的能量波,射向天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