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贫道要考大学 > 第207章 也曾并肩加油过(第1页)

第207章 也曾并肩加油过(第1页)

今天举行的项目基本都是决赛。

陈拾安的比赛还没开始,他便像其他学生领着家长那样,带着李婉音在赛场里四处溜达看比赛。

林梦秋不动声色地跟了过来;

温知夏大摇大摆地凑了过来;

唯独。。。

大巴在北方小城的客运站缓缓停下,车门开启时带进一阵冷风。陈拾安拎着包下车,抬头望了眼灰蒙蒙的天空。这座城市的空气里飘着煤灰与铁锈混合的味道,像是被岁月压弯了脊梁的人,喘息沉重。街边路灯尚未亮起,但远处几栋高楼外墙上已滚动播放着“智慧校园?心灵守护”工程宣传片:笑容灿烂的学生们佩戴着半透明情绪手环,在AI辅导员温柔提醒下调整呼吸、放松心情。

他没有停留,径直走向县城边缘的一所职业中学。那里三天前发生了一起学生自残事件??一名高二女生用美工刀划破手臂,只留下一句话:“我感觉不到疼了。”校方通报称该生“长期存在感知障碍”,已送医治疗。家长试图发声却被约谈,社交媒体相关帖子全部消失。

陈拾安知道,这不只是个案。

这是系统进化后的常态:不再粗暴地抹除情绪,而是悄然替换它。让你以为自己平静,实则麻木;让你相信数据准确,却不知那“稳定指数”背后是千万条从梦境中截取的哀鸣。

他换上一件旧夹克,将道袍叠好塞进背包最底层。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车站里握着凉豆浆的怪人,而是一个来探亲的远房表哥。按照事先打听到的信息,他以“协助照顾病人”为由,顺利混入县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部。

病房走廊灯光惨白,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难以言喻的甜腻气味。护士站旁的电子屏不断跳动着各项心理评估值,红黄绿三色标识像交通灯一样控制着每个孩子的活动权限。穿蓝白条纹病号服的孩子们坐在活动室里画画,画纸上全是闭着眼睛的小人,或是一扇扇紧锁的门。

他在角落找到那位女生。她叫林晚,十七岁,手腕缠着纱布,眼神空洞地盯着窗外。床头卡片写着:“情感钝化倾向,建议持续干预。”

“你不是来看我的吧?”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风吹纸页。

陈拾安一怔,“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没戴工牌。”她转过头,目光落在他袖口露出的一截褪色红绳上,“而且……你身上没有‘他们’的那种味道。”

“什么味道?”

“香的。”她皱眉,“像雪松加柠檬,但他们忘了,真正的干净不该有味儿。你们医院喷的那种清新剂,是用来掩盖别的东西的。”

陈拾安心头微震。这孩子不仅清醒,还在观察。

他坐下,低声问:“你能感觉到疼吗?”

她摇头:“以前能。自从戴上那个手环,每次我想哭,它就震动,然后放一段音乐,说是‘情绪疏导’。后来我就……不想哭了。再后来,连生气都懒得生了。”

“你知道他们在采集什么吗?”

“梦。”她说得极轻,“夜里我会做同一个梦??我在一条很长的走廊跑,后面有人追。我想喊,但嘴巴张不开。醒来的时候,枕头总是湿的,可我不记得自己流过泪。”

陈拾安从包里取出微型频谱仪,悄悄放在床底。仪器屏幕立刻浮现波动曲线:主频432Hz,辅频偏移+7。23Hz??又是“晨曦协议”的唤醒信号。更令人不安的是,信号强度比县城那次更强,且带有定向聚焦特征,说明设备已升级为局部精准投射型。

这意味着,这些孩子不仅是被动接收者,更是被主动诱导进入特定梦境结构的实验对象。

他记下数据,临走前递给林晚一张纸条:“如果你哪天梦见穿黑衣服的人,请记住他的脸。然后写下来,交给任何一个你觉得不像‘他们’的人。”

女孩接过纸条,指尖微微发抖,“你会回来吗?”

“会。”他说,“等你开始做梦为止。”

当晚,他潜入医院地下配电室,利用X-9芯片接入内网备份服务器。三分钟内,下载了过去一个月的心理干预日志。数据显示,所有参与“阳光心灵伙伴计划”的学生,夜间脑电波均出现规律性同步震荡,集中在REM睡眠阶段(快速眼动期),恰好对应梦境活跃时段。系统通过低频共振诱发特定记忆片段,并借由AI对话模型进行情感剥离训练??例如将“恐惧”重新定义为“误判信号”,将“悲伤”标记为“认知偏差”。

更可怕的是,部分学生的梦境内容已被反向编码成新的AI语料库。也就是说,他们的痛苦正被用来“教育”更多孩子学会冷漠。

证据到手,他连夜离开医院,藏身于城郊一处废弃工厂。手机刚连上加密网络,苏晓的消息就弹了出来:【我们定位到境外服务器IP,确系“新启智科”旗下子公司。该公司半年前注册多个教育类公益项目,获得省级创新基金支持。资金链显示,其中有两笔来自教育部直属科研专项。】

紧接着,李星河也发来密件:【林知语提交的调查报告被列为“内部参考”,未公开。清源行动进展缓慢,三十七家机构中仅有十二家真正关停,其余皆改名重组后继续运营。】

陈拾安靠在墙角,点燃一支烟。火光映着他眼角细纹。他知道,这场战争早已不是黑白分明的对抗,而是一场深陷泥沼的拉锯战。体制本身成了温床,每一份打着“关爱”旗号的文件,都在为监控披上仁慈的外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