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贫道要考大学 > 第208章 跟道爷跑三千米会死(第1页)

第208章 跟道爷跑三千米会死(第1页)

作为荣归故里的大功臣,赛后的陈拾安被五班众人团团围着说话。

李婉音温知夏林梦秋也没挤进去凑热闹,只是站在旁边,各自拿出手机来,将镜头对着人群中的陈拾安,给他拍拍照。

看似一言不发的班长大人。。。

列车在戈壁滩上缓缓穿行,铁轨与沙石摩擦发出低沉的嗡鸣,像是大地深处传来的叹息。陈拾安靠在窗边,目光掠过荒原上零星矗立的风力发电机,它们像一群沉默的守望者,叶片缓缓转动,切割着稀薄的日光。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背包里的《未曾熄灭的声音》,书页间夹着林晚姐姐交给他的那张泛黄日记纸??上面只有一行字:“我梦见妈妈回来了,她穿着白裙子,站在门口笑。”

他知道,那不是梦,是记忆被篡改后的残影。

手机再次震动,苏晓发来一段加密音频。他戴上耳机,声音断续却清晰:“西北试点中学的‘心灵共鸣工程’设备由‘新启智科’联合某军工背景研究所研发,采用非侵入式脑波耦合技术,宣称能实现‘师生情绪同步率92%以上’。但真实数据表明,学生在接入系统后,前额叶皮层活跃度下降37%,自主决策能力显著降低。更严重的是……”她顿了顿,“有三名学生在测试期间出现短暂失忆,其中一人醒来后反复说:‘老师的情绪,就是我的情绪。’”

陈拾安闭上眼。这不是共情,是情感寄生。

真正的共情,是看见对方的痛苦而不急于填补;是允许沉默存在,而不是用温暖的噪音将其覆盖。可这些人,正打着“理解”的旗号,把孩子的大脑变成可编程的情感容器。

列车驶入隧道,黑暗瞬间吞噬车厢。他在漆黑中睁开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周默站在道观门前,手里握着一枚老旧收音机,调频旋钮来回转动,直到FM103。7响起一段无人播报的空白杂音。

“你听到了吗?”周默问他。

“什么?”

“人心还没死的声音。”

那时他不懂,如今才明白,周默早已预见这一切。他们不是在对抗某个公司或机构,而是在对抗一种正在蔓延的“情感殖民”??它不杀人,却让人失去痛觉;它不禁止思想,却让思考变得多余;它不要求服从,而是让你自愿放弃怀疑。

隧道尽头透出微光,列车重新冲进阳光之下。

他打开笔记本,将D-15提供的信息整合成一份匿名报告,标题为《关于“晨曦协议”全国布网及心理操控实证分析》。文档末尾附上了林晚的梦境记录、医院配电室断电信号图谱、教师办公室U盘中的“重点观察名单”,以及那位护士姐姐偷偷拍摄的梦境引导仪操作视频。他没有署名,只在页脚留下一句话:**“如果你读到这里,请记得,第一个说‘我不快乐’的孩子,值得被听见。”**

发送目标锁定为十三家独立媒体、五位仍在调查教育科技滥用的记者、两名敢于发声的人大代表,以及国际神经伦理学会中国联络处。

做完这些,他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千斤重担。但他清楚,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战斗,永远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

列车抵达目的地时已是傍晚。小镇坐落在祁连山脚下,空气中带着雪水融化的清冽。学校建在半山坡,外墙刷着淡蓝色涂料,门口立着一块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宣传片:一位戴着眼镜的女教师含泪拥抱一名哭泣的学生,旁白温柔地说:“现在,我能感受到她的悲伤了。这不再是教学,这是心与心的相遇。”

陈拾安冷笑一声,收起手机,背着包走向镇上的旅馆。

第二天清晨,他伪装成省教育局派遣的心理评估督导员,持伪造证件进入试点中学。校园里安静得异常,学生们走路步伐统一,表情温和,眼神却空洞如玻璃珠。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心灵共鸣终端”??一个形似头环的银白色装置,连接着中央控制台。墙上挂着标语:“情感共享,成就更好的我们。”

他被安排旁听一节“情感融合课”。讲台上,班主任正带领全班进行“集体情绪校准”。学生们戴上设备,闭目冥想。三分钟后,主屏幕显示:“当前班级情绪同步指数:89。4%,达到优良标准。”

“同学们,”老师轻声说,“今天我们来感受‘感恩’。请大家回忆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点滴,让这份情绪自然流淌。”

陈拾安注意到,几乎所有人脸上都浮现出相似的微笑,眼角甚至泛起泪光。可那种泪水太整齐了,像是被程序精确控制的喷雾。

只有后排一个女孩没有戴头环。她低头写着什么,袖口露出一截红绳,和林晚腕上的款式一模一样。

课后,他借口检查设备使用情况,走近她。

“为什么不参与?”他问。

女孩抬眼看他,目光锐利:“因为我不想把自己的梦交给机器去解析。”

“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当然。”她冷笑,“他们采集我们的深层情绪反应,建立‘情感模板库’。据说将来还要推广到公务员选拔、婚姻匹配、甚至军队训练中。谁的情绪最稳定,谁就能被选中。”

陈拾安心头一震。“你叫什么名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