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 第485章 一份大礼(第3页)

第485章 一份大礼(第3页)

黑水翻腾,钟体裂开一道缝隙。

老僧仰天怒吼:“不可能!你怎么会有‘破妄铃’?!”

阿哲冷冷道:“因为它从未属于你们。它是裴渊最后悔悟的证明??真正的疗愈,从不是让人沉迷过去,而是教会他们面对现实。”

钟毁,阵破。

千里之外,沈昭感受到共振消失,立即发动总攻。埋伏在外的禁军冲入祭坛,擒获裴砚。后者毫无挣扎,只是望着沈昭,眼中竟有泪光。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他轻声说,“我也梦见她。每次都想拉住她的手,可她总是摇头,说:‘你哥哥还在等你回家。’”

沈昭怔住。

片刻后,他亲自为弟弟松绑,却不放他自由。

“你不会死。”他说,“你会活着,看着我们如何用你父亲留下的技术,去做他最终想做的事??不是控制,而是治愈。”

数月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会在疏勒举行。来自二十四个城邦、十三个民族的代表齐聚一堂,见证《归梦录》升级版发布。新版不仅收录更多真实故事,还加入“反操控识别指南”,教人辨别语言、音乐、仪式中的精神诱导陷阱。

裴砚被囚于心疾科最深处,每日必须参与夜话堂,倾听受害者讲述因“梦引香”而失去亲人的痛苦。起初他沉默如石,三个月后,第一次主动发言:

“我曾以为自己是救世主。现在才明白,我只是个不敢面对孤独的孩子。”

阿哲成为心理抚慰司首席讲师,主编《觉醒者手记》,记录受控者康复全过程。他在序言中写道:

>“我不是战胜了幻觉,而是学会了与痛苦共处。当我终于敢说出‘我很想她,但我不能再活在梦里’那一刻,我才真正自由。”

莲迦返回吐蕃,带回一套完整的“心智防御体系”,并在拉萨建起第一座“静心苑”。乌尔汗则继续巡行西域,在每一座新建的忆思亭墙上刻下新的箴言:

>“听而不应,非为冷漠,乃为清醒。”

冬去春来,疏勒河畔桃树开花。沈昭依旧每日巡诊,走过学堂、市集、孤儿院。孩子们见到他,不再喊“沈大人”,而是笑着叫“讲故事的叔叔”。

某日黄昏,他在河边遇见一个哭泣的小女孩。

“怎么了?”他蹲下问。

“我梦见爹爹了……他说想我,让我去找他。”

沈昭轻轻握住她的手。“那你告诉他了吗?”

“说了。我说:‘我想你,但我还得照顾妹妹,等她长大,我会去看你的坟,带上你最爱吃的杏干。’”

孩子抬起头,泪眼朦胧却带着笑:“然后他就笑了,挥手走了。”

沈昭久久无言,最终从怀中取出那支旧笛,轻轻吹起那支无名曲。

晚风送来远处铃声,十九音交织,不再是召唤,也不是驱赶,而像一声绵长的呼吸,包容着所有的生与死、爱与别离。

当晚,他在《正声谱》末页添上最后一句:

>“当人们学会在痛中说话,而非在梦中逃避,文明才真正开始苏醒。”

窗外,春风拂过冻土,万千根脉悄然萌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