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去父留子后才知,前夫爱的人竟是我 > 第421章 一起荡秋千(第1页)

第421章 一起荡秋千(第1页)

夏南枝看了眼旁边,自己的手机不在身边,陆隽深肯定也没带手机,“那我过去一趟吧。”

夏南枝刚起身,陆隽深压住她的肩膀,不让她动,“你别动,我去。”

“你去吗?可……也行,你帮我劝劝他,别闹出人命。”

南荣念婉可以死,但不能死在他们任何一个人手上。

“嗯,你在这里乖乖休息。”

“好。”

陆隽深朝着商落伸手,“手机。”

“啊?”

“借用一下。”

“哦哦。”商落把手机递过去。

陆隽深给江则打电话,江则的手机二十四小时。。。。。。

海风从窗缝钻进来,卷起桌角那张未写完的信纸,轻轻翻了个身,又悄然落下。夏南枝伸手将它按住,指尖抚过“亲爱的外婆”四个字,墨迹尚未干透。她没有继续写下去,只是静静地看着,仿佛那几行字能回应她的凝视。

林沉端着一杯温水走来,放在她手边。“昭昭刚睡着。”他说,声音压得很低,“做了三个红豆饼干,非要留一个给你明天早上吃。”

夏南枝笑了笑,眼底泛着柔光。“她越来越像你了,固执又温柔。”

林沉坐下,目光落在玻璃罐上。紫光依旧微弱地闪烁,像是呼吸的节奏,不急不缓。自从那次日环食后的异象发生以来,它便再未剧烈震动过,却始终未曾熄灭。科学家们称其为“情感余波”,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潜意识的具象化”,而他们知道??它只是在等待。

“你说,母亲真的完成了她的使命吗?”夏南枝忽然问。

林沉沉默片刻,反问道:“如果她还在,会希望我们做什么?”

“继续生活。”她轻声答,“像她说的那样。”

“可‘生活’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林沉望着窗外漆黑的海面,“尤其是当我们知道,有些事根本无法解释,也无法掌控。”

话音刚落,玻璃罐忽然亮了一下,比往常更久一些。紧接着,耦合装置发出轻微嗡鸣,平板自动亮屏,显示一条新接收的数据流??不是音频,也不是影像,而是一串坐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位于北纬68°12′,西经45°30′,格陵兰冰原深处。

夏南枝瞳孔一缩。“这是……母亲最后一次通讯记录里的位置?”

“是。”林沉点头,“NeuroLink关闭前最后一批加密档案里提到过,她在南极任务结束后,曾独自前往格陵兰执行一项‘私人实验’,代号‘第七柱?终章’。没人知道内容,连林知遥都没权限查看。”

“但现在,它主动出现了。”夏南枝盯着那串数字,心跳加快,“是Motherwave在引导我们?还是……母亲?”

林沉握住她的手:“你想去吗?”

她没立刻回答。脑海中浮现出昭昭白天画画的样子??画纸上是一家四口站在极光下,母亲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贝壳,笑容温婉。孩子说:“外婆一定也在看同样的天空。”

最终,她点了点头:“我要带昭昭一起去。”

“太危险了。”林沉皱眉,“那里是永久冻土区,气候极端,通讯中断是常态。而且……我们不知道会看到什么。”

“正因如此,才必须去。”她转头看他,目光坚定,“昭昭不是普通的孩子。她是连接三代人的纽带,是母亲系统真正的继承者。如果我们不去回应这份召唤,也许某些真相将永远埋在冰层之下。”

林沉凝视她许久,终于叹了一口气:“那就准备出发。”

三天后,一架小型科研运输机从冰岛雷克雅未克起飞,载着三人向格陵兰内陆进发。随行的还有林知遥派出的技术支援小组,携带最新研发的情感波探测仪和低温防护设备。飞行途中,天气骤变,暴风雪席卷航线,飞行员多次建议返航,但夏南枝坚持前行。

“我能感觉到。”她在颠簸的机舱中闭着眼睛说,“越靠近那个坐标,玻璃罐的频率就越稳定。这不是巧合。”

林沉握紧她的手,没再说劝阻的话。

当飞机终于降落在预定着陆点时,外面已是白茫茫一片。狂风呼啸,能见度不足十米。他们穿上特制防寒服,在导航仪指引下徒步前行三公里,抵达一处被冰雪覆盖的地下设施入口。金属门牌早已锈蚀,但仍可辨认出一行小字:**ProjectSeventhPillar-FinalPhase**。

“第七柱?终章项目。”林知遥通过卫星通话确认,“根据资料显示,这里曾是Motherwave最早的原型实验室之一,用于测试‘跨代际情感记忆存储’技术。”

夏南枝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内部出乎意料地保存完好。灯光系统仍能运作,墙壁上的显示屏缓缓亮起,播放一段预设影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