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沸腾时代 >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一 论人脉的重要性第四更求票(第2页)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一 论人脉的重要性第四更求票(第2页)

当时他负责数据分析辅助项目,偶然间看到内部PPT,上面赫然写着:“目标:将平均送达时间缩短至27分钟以内,人力成本降低18%。”而实现手段,正是利用算法悄悄调整骑手接单优先级,让“高评分、快响应”的骑手获得更多订单,而老弱病残或家庭负担重的骑手则被系统性边缘化。

他当时拍了照片,发了个匿名帖,结果三天后帖子被删,账号也被封禁。他去找主管理论,对方只冷冷地说了一句:“你以为你是在揭露真相?你只是在破坏生态平衡。”

后来他辞职,开始写小说。原本只想借故事发泄情绪,没想到竟被人当真了。

他打开浏览器,搜索“沸腾时代通达网真实事件”,跳出来上百个帖子。有人声称自己就是原型人物,曾在通达做骑手三年,因一次暴雨天迟到十分钟被扣光奖金;有人贴出劳动合同截图,指出平台从未缴纳社保;更有甚者,列出一长串已知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对比表,断言“通达网”原型就是国内某头部企业。

林强越看越心惊。他本想澄清,鼠标移到评论框又停住了。一旦承认这是虚构,热度很可能瞬间崩塌。而这本书,是他目前唯一的收入来源。

苏雯走的时候说过:“你写的这些东西,除了让自己更逃避现实,还有什么用?”

他当时反驳:“至少有人看,有人共鸣。”

现在看来,也许真是这样。

第二天早上九点四十分,林强穿着唯一一套还算体面的西装出门。昨晚他几乎没睡,反复修改第四十四章内容,最终决定不回避问题,而是把矛盾推向更深层面:主角陈默发现公司正在秘密收集用户生物信息,用于构建“消费人格模型”,进而操控推荐系统牟利。

这不是他编的。去年有篇学术论文提过类似构想,他也曾在一个创业论坛上听某位CTO吹嘘过“行为预测引擎”的商业前景。

地铁上人挤人,他低头刷着手机,忽然注意到几个年轻人正热烈讨论《沸腾时代》。

“你们说作者是不是insider(内部人士)?”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说,“那么多技术细节,不可能全靠想象。”

“我觉得不止是insider,”旁边女生接过话,“说不定他自己就被算法害过。你看主角那种压抑感,太真实了。”

林强默默听着,胸口发闷。

十点整,他走进位于CBD大厦十七层的星阅文化办公室。前台小姐领他去了会议室,推开门,里面坐着三个人:王主编、总编赵岩,还有一个陌生中年男人,穿着灰色高定西装,手腕上戴着百达翡丽。

“这位是李董,”赵岩介绍道,“星辰集团战略投资部负责人。”

林强一怔。星辰集团?那是母公司,掌控着包括星阅在内的七家文化公司,传闻背后有国资背景。

李董微微一笑:“林先生,久仰。你的书,我一夜看完。”

林强不敢托大:“您太抬举我了。”

“不,我是认真的。”李董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我们想对你进行独家签约,条件很优厚:五年长约,保底五百万,另加作品影视化、游戏改编等衍生收益分成。而且……”他顿了顿,“我们可以为你组建专业团队,包括法律顾问、舆情顾问、安全顾问。”

林强皱眉:“安全顾问?”

赵岩插话:“李董的意思是,你现在已经成为公众人物,需要保护隐私和人身安全。已经有媒体在打听你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林强心头一紧。他想起昨夜那些激愤的评论,有些读者甚至扬言要去“通达网”总部抗议。

“我不确定……”他迟疑道。

“理解。”李董语气平和,“但你要明白,你已经掀开了一块不该轻易触碰的石头。很多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有些人……不希望这些影子被照亮。”

会议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最终林强没有当场签约,只答应一周内给答复。

走出大楼时,阳光刺眼。他站在路边等红绿灯,忽然感觉有人在看他。回头望去,街角站着个穿黑夹克的男人,戴着帽子,手里拿着手机,似乎在拍照。

他心头一跳,加快脚步钻进地铁站。

回到家已是中午。他刚掏出钥匙,却发现门缝里塞着一张纸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