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沸腾时代 >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五 大师傅创立第一更求票(第1页)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五 大师傅创立第一更求票(第1页)

在南京逗留了三天,张建川和覃燕珊终于乘火车硬卧返回汉州。

两天一夜的摇摇晃晃,一路上的喁喁细语,耳鬓厮磨,张建川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恐怕就真的要出事儿了。

他现在也搞不明白自己怎么想的了,。。。

夜色如墨,沸点咖啡馆的招牌在月光下泛着微弱的橙光。林骁坐在吧台后,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张手绘卡片??炉火熊熊燃烧,旁边写着:“你是让水沸腾的人。”字迹歪歪扭扭,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底最深的沉默。

他没有立刻收起卡片,而是把它平铺在木质桌面上,正对着父亲照片的方向。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沉发来的消息:【“星海置业”名下账户昨夜有异常资金流动,一笔两千三百万的款项通过离岸信托回流至境内某慈善基金会,名义为“文化传承专项资助”。收款方:滨江书院??顾维钧退休后亲自挂名理事长的机构。】

林骁瞳孔一缩。

顾维钧虽已被带走调查,但案件并未彻底终结。他的政治影响力盘根错节,即便身陷囹圄,仍有人替他运转残局。而这笔钱,显然不是普通的洗钱操作,而是一次精心设计的资产转移??借公益之名,保核心利益不倒。

更令人心惊的是,“滨江书院”自成立以来,多次举办政商闭门论坛,议题涉及“地方经济改革路径”“国企混改经验分享”,甚至邀请过现任副市长、财政局局长出席演讲。它早已不只是一个文化壳子,而是一座隐形的权力沙龙。

林骁当即拨通李薇电话。

“我要你查‘滨江书院’的所有赞助企业名单,尤其是近三年新增的。”他说,“另外,调取他们举办的每一场活动签到表,看看哪些本不该出现在那种场合的人,却频频露面。”

“你怀疑……灯塔还没灭?”李薇声音压低。

“灯塔倒了,可它的影子还在地上爬。”林骁冷笑,“有些人,从来不需要站在台前。只要思想还在传播,人脉还在串联,他们的意志就永远活着。”

挂断电话后,他打开电脑,将三本密账中的《灯塔指令》再次翻阅。那些年份、会议时间、决策节点与林氏重大危机之间的关联愈发清晰。每一次林建国提出独立融资计划,三天内必有一场由市发改委牵头的“行业风险预警座谈会”;每次他试图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媒体就会突然爆出“林氏内部管理混乱”的匿名爆料。

而所有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指向同一个地点??滨江书院前身的一栋老干部疗养院,在2012年被划归私人运营,审批文件上的签字人,正是时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顾维钧。

林骁忽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针对林氏的围猎,更是一套可复制的模式。他们用舆论操控市场情绪,用行政手段干预商业竞争,再以“合规清算”之名完成掠夺。林氏只是第一个试验品,后来者恐怕不在少数。

他迅速整理出一份分析报告,标题定为《系统性民企绞杀机制的存在与证据链》,并通过加密渠道发送给中央巡视组驻地联络员。同时附上一句备注:【请重点关注“滨江书院”及其背后的资金网络,极可能涉及新一轮腐败温床建设。】

两天后,省纪委官网发布通报:对“滨江书院”涉嫌虚假公益项目、违规接受企业捐赠等问题立案审查,并冻结相关账户。

舆论再度哗然。

与此同时,徐文斌打来电话,语气激动:“我想起来了!当年审计林氏冷链公司时,还发现过一笔‘技术服务费’,金额五百万元,支付对象是‘南湖智库’??也是个空壳机构,注册地址就在滨江书院隔壁办公楼!”

林骁心头一震。

南湖智库?这个名字他曾在父亲日记中见过一次。原文写道:“今天会上,有人提到‘南湖智库最新研究报告’,建议我们放弃社区门店扩张。可那份报告根本没公开发表,我是怎么成了它的读者?”

原来如此。

他们是用一个不存在的研究机构,制造出“权威意见”,再将其植入政府会议纪要、媒体报道和金融机构风控评估中,从而左右企业的生死走向。这种操作比直接打压更隐蔽,也更致命??受害者连自己是怎么输的都说不清。

林骁立刻让陈沉追查该智库法人信息。结果令人咋舌:法定代表人是一名已故退休教师,身份证被盗用;实际操控者IP地址曾多次连接宏远资本内部服务器;而最关键的,其备案邮箱后缀竟与市政府办公厅某秘书处公用域名一致!

“这不是个人犯罪。”陈沉喃喃道,“这是体制内的影子政权。”

风暴开始升级。

一周之内,又有三家曾被“突发债务危机”击垮的地方龙头企业家属联名上书,请求重启调查。其中两家的破产时间恰好都在“南湖智库”发布所谓“行业预警报告”之后。

公众愤怒了。

社交媒体上掀起#还民企清白#话题热潮,数千万网友转发呼吁建立“民营企业司法保护绿色通道”。全国人大法工委回应称,正在起草《防止公权力滥用干预市场竞争行为条例》草案。

而在这股浪潮中,林骁的名字频繁出现。有人称他是“平民侦探”,有人叫他“复仇之子”,更多人则把他看作这个时代少有的执火者??明知前方是寒夜,依旧选择点燃自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