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都中状元了,你告诉我这是西游? > 第236章 代价(第2页)

第236章 代价(第2页)

每一个字都带着体温,每一行都浸透悲悯。

当最后一个句号落下,整张羊皮突然燃烧起来,火焰呈淡金色,升腾而起,化作一只展翅的雪?,扑向包围圈中央的“归序者”首领。

那火焰并未伤其身躯,却径直钻入其额前竖瞳。下一瞬,那人僵立原地,开始低声背诵那段病史,一字不差,声泪俱下。随后,他转身走向同伴,逐一触碰他们的额头。每接触一人,对方便停下动作,继而开始复述,如同被唤醒了某种沉睡的认知。

到最后,整个队伍齐声诵读,声音汇成洪流,冲破风雪,传至千里之外。

那一刻,北陆的雪停了。

万里冰原之上,竟开出一片花海??那是百年未曾见过的“忆语兰”,传说中只有当集体记忆被真正承认时才会绽放。

消息传回问天都,平民立法院当即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应主动出击,摧毁“归序者”的源头?

争论激烈异常。有人主张温和推进,担心激化矛盾会导致天道全面镇压;也有人怒斥妥协派软弱,称若不斩草除根,终将死灰复燃。

就在僵持不下之际,小满突然走上环形高台。她没有带任何文书,只捧着一只陶碗,碗中盛着从北陆送来的忆语兰花瓣。

“我不会写法律。”她说,“但我记得柳阿枝婆婆的儿子叫柳志诚,今年二十七岁,喜欢画画;我记得东海渔村那个父亲叫林大海,生前最大的愿望是给儿子装一只铁臂;我记得盲女妈妈的名字叫苏婉娘,她最后一句话是对女儿说的:‘你要替我说下去。’”

她将花瓣洒向空中:“你们都说要制定规则、建立制度。可如果这些名字、这些事、这些人,都被忘记了,那再好的法,也是空的。”

全场寂静。

片刻后,一位来自十万大山的老猿精缓缓起身,摘下腰间悬挂的骨笛,吹奏起一首无人听过的曲调。那是他们族群世代相传的“名祭之歌”,唯有在纪念逝者时才可奏响。随着旋律响起,其他代表纷纷响应??有吟诗的,有击磬的,有拍掌为节的,甚至有人直接放声痛哭。

那一晚,立法会没有投票,却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次日清晨,陈玄召集所有核心成员于观星台密议。他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简,乃是凤凰耗尽最后一丝神识凝聚而成,内含破解“天律锁魂丝”的关键??一段被刻意遗忘的上古契约原文:

>“天道代行者,当以众生共愿为根基。若有违逆民意而擅执权柄者,即失天命,众得伐之。”

“这才是真正的‘天规’。”陈玄沉声道,“不是冰冷条文,而是最初的约定。崔无咎忘了,守律使篡改了,但他们无法彻底抹去??因为这份契约,最初就是由百族共同刻在混沌石碑上的。”

众人震撼。

九渊喃喃:“所以……所谓的‘天意’,本就是我们自己写的?”

“没错。”陈玄点头,“只是后来,有人把它锁进了云端,骗世人说只有他们能解读。而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挑战天道,而是把属于大家的东西,拿回来。”

计划就此启动。

三个月后,一场名为“还契大典”的仪式在昆仑墟举行。五百名立法代表齐聚古碑遗址,各自带来一件象征“声音回归”的信物:柳阿枝带来了儿子画的最后一幅画;东海少年献上了父亲遗留的渔网残片;盲女亲手刺绣的病史长卷铺展百丈;就连孟婆也遣使者送来一碗未饮尽的忘川水,水中漂浮着数百枚亡魂自愿留下的“遗愿纸船”。

当所有信物环绕古碑摆放完毕,陈玄手持玉简,将其嵌入碑心凹槽。

轰然一声,天地变色。

混沌石碑骤然发光,尘封万年的原始契约全文浮现苍穹,如同银河倒悬。紧接着,九域之内,所有“归序者”同时停步,额前竖瞳逐一碎裂,灰袍如灰烬般剥落,露出底下原本的面容??竟是历代被抹去姓名的改革者、义士、殉道者!

他们跪倒在地,齐声呼喊同一个名字:

**“我们回来了。”**

自此,“天律”再不能随意降罚。守律使彻底销声匿迹,传说他们被困在了自我编织的逻辑悖论之中:既然天道必须顺应共愿,而如今共愿已明,他们反而成了违逆天意的存在。

一年后,《共生纪》终章正式完成,并非由陈玄一人执笔,而是由三界九域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共同签署。最后一句话,出自小满之手: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上面’和‘下面’。

>只有我们,一起写着这个世界。”

多年以后,问天都的广场上依旧矗立着那座朴素的“言台”。木板早已更换多次,四角大字却始终清晰。每当晨曦初照,总能看到孩童们围坐在台边,练习写字。

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写呢?”

老人便会指着天空说:“你看星星,它们也在写啊。”

的确,每逢晴夜,仰望星空之人总会发现,某些星辰格外明亮,连起来看,分明是一行又一行不断更新的文字。

那是后来者,在继续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