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重生后,每天都想刀债主 > 第 47 章(第1页)

第 47 章(第1页)

回到国公府,青衣身上被雨水浇透,与冷汗混合,忍不住直打寒战。宋岑寂能拿出禅心,定是找寻过她,即使知道她已经死了,依旧不肯放弃,去她殒命的悬崖,才取得禅心。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足见其恨意,这仇可结大。

青衣在屋里徘徊,努力安抚下躁动的心绪,她从怀中掏出从言咏思书房里拿到的几张信纸,方才时间紧迫,匆匆一眼仅看了个大概,此刻她将信摊开放于桌上。

依据信上内容来看,是昔年娴妃之父萧均写给北元敌将赫荣的密信。

永召十三年,北元与启国战争不断,势同水火,萧均作为战将之一正在北疆御敌。他善守,付骁平善功,两人配合默契,北元不敌,节节败退,就在这关头,京中爆出萧均暗通北元敌将,意图勾结外敌犯上作乱。

彼时皇帝年事已高,起初并不相信,但涉及党争,不能轻易掀过,便秘密派人搜查萧府,这一查,便从萧均的书房中搜的与北元敌将的来往信件。

皇帝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萧均从前线召回,问罪全族。

时隔十多年,萧氏一族的案子早已尘埃落定,为何言咏思会将这封密谋信私藏,青衣盯着那一张张信纸,疑窦丛生,她将信纸重新排列,一张张分开放于桌上。

泛黄的信纸上褪色的墨迹,竟有了规律,虽出自同一人笔下,但每张字迹都有微末的差距,以致于两张相近的信纸放在一起并看不出什么差别,若见第一张和最后一张放在一张,就有了明显差距。

这是在——练字!

言咏思的书法闻名于世,一字千金,先帝在位时就对他的书法大家赞赏,以致逢年过节祈福祝祷的青词都出自他手,凭他的本事,仿写并不是什么难事,萧家通敌的信件极有可能是仿造!

萧氏一族蒙受不白之冤,言咏思定参与其中。至于方德安,青衣记得曾听那少年提过,方德安起初只是粮草官,是在当今皇上登基后大受提拔,任职户部尚书。

而萧均之子,娴妃兄长恰因军粮失窃被问罪。

再往前推是名为曾泰的老太监,娴妃用巫蛊之术诅咒先帝,是她身边的亲信太监揭发。

青衣眉头紧锁,捏着信纸的手指不自觉握紧,心口如烙铁反复熨烫,萧氏一族倒台,收益最大的,便是当今皇上和太后,但按时间推算,以当今皇帝的岁数,定策划不出此等毒计,罪魁祸首只有太后。

太医院首沈则兴刚刚致仕归乡,就遭灭门,其中缘故,必是和失踪的三皇子有关,太后不能明查只能买通望月楼,为她清除余患。

桌上的墨玉麒麟佩光晕温吞,像是尘封着一件不为人知的过往,青衣拿起那块玉佩,寸寸摩挲,终于在麒麟佩底部找到两个小字:“宋旻”。

正是那位失踪三皇子的名讳。

麒麟玉佩乃先皇亲授,皇子贴身之物,言咏思未交给太后,反而私藏,定是防止被卸磨杀驴,由此可见除言咏思以外,谁都不知道三皇子是死是活。

现在言咏思已死,三皇子的下落便更难找寻。

整整一夜,青衣都未能入眠,衣服已被体温烘干,如纸般贴在身上,她摩挲着墨玉光滑的棱角,算起来,宋岑寂现在所做之事,也算是为她报了仇,两人要是能够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就是皆大欢喜。

若是宋岑寂敢对她下手。。。。。。

她眸中显出一抹幽晦及凌厉,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麒麟玉佩在她手里,若以此为据,指认他是三皇子,以太后宁错杀不放过的心性,不管他是不是,都不会让他有活命的机会。

直至天将泛鱼肚白,青衣换了身衣服,撬开床下的地砖将东西都藏好,猛地往起一站,骤觉头晕目眩,险些摔倒,青衣暗道不妙。

又是出汗又是淋雨,再加一夜没合眼,竟是发起了高烧。这一病,府里少不得又是一阵手忙脚乱,尤其是颂琴,她真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早知道就不能答应让小姐一个人上山祈福,下雨天独自冒雨回来,可不是要着凉吗?

前世,青衣是在石头堆里磨出来的,除了执行任务时受伤,还没被风寒感冒折腾到起不来床的地步,这次病的迅猛,她身上盖着厚被,一会儿如坠冰窟冻得直哆嗦,一会儿又像是丢入沙漠,全身滚烫,口干舌燥。

大夫来了好几趟,汤药喂下去却迟迟不见起色,颂琴急得不知怎么好,连着两天青衣都陷入无边的晦暗中,只觉得耳边人来人往嘈杂不断,不时夹杂着几声啜泣,哭得她心惊胆颤,不会就这么死了吧?她还没活够啊!

渐渐地,吵闹声消散,连哭泣都听不见了,难道把她装棺下葬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