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宿主生命体征极度衰弱,启动‘薪火续命程序’。需自愿贡献一段完整味觉记忆作为能量锚点,方可激活跨维度再生协议。是否同意?”
人群一片寂静。
小芜毫不犹豫地举起手:“我来。”
林远舟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不行!你的记忆是守灶系统的核心……”
“可你是我的人。”她反握住他,目光坚定,“没有你回来的厨房,再香的饭也没意义。而且??”她笑了笑,“我不是还有十万多个帮厨吗?少一段记忆,又不是少一颗心。”
她转身走向守灶树,将手掌贴在树干上。刹那间,整棵树光芒大盛,叶片疯狂生长,叶脉中流淌的不再是声波密码,而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顿饭??那是她十岁那年,母亲病重,她第一次独自掌勺,手忙脚乱地煮了一碗阳春面。面条有些夹生,汤咸得发苦,可母亲吃完后笑着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碗面。”
这段记忆化作金色光流,注入林远舟体内。
他的皮肤开始恢复弹性,白发转黑,皱纹一点点抚平。但更神奇的是,他的灵魂也在重塑。那些在时间褶皱中遗失的情感碎片,随着记忆的注入重新拼合。他想起了出发前夜,小芜默默为他打包的三明治;想起了飞船坠毁前,他对着通讯器说的最后一句话:“等我回来,我要吃你做的糖醋排骨。”
当最后一丝光芒消散,林远舟终于站直了身体,像个真正健康的普通人。
他走到小芜面前,单膝跪地,从怀里掏出一块烧得发黑的金属片,上面依稀可见“第七区后勤部厨师助理”几个字。
“这是我唯一带回来的东西。”他说,“它证明我曾经存在过,也证明……我一直记得回家的路。”
小芜接过金属片,轻轻放在灶台上。然后,她拉起他的手,放进热水里洗手。
“现在,该你帮我做饭了。”她说。
林远舟愣住:“我?可我连蛋都不会煎……”
“没关系。”小芜拿起锅铲塞进他手里,“从今天起,你负责洗菜、切葱、看着汤别糊锅。别的,我来教。”
厨房里,炉火重新旺了起来。
两人并肩站在灶台前,一个掌勺,一个打下手,动作生疏却默契十足。小榆趴在窗口,抱着录音仪录下这一切;陈砚悄悄端来一盘自己腌的辣萝卜,放在案边;AI厨助默默调整了监控角度,把这一幕标记为“最高优先级存档”。
而在宇宙各处,新的变化仍在继续。
那颗机械星球上,AI们开始尝试包饺子。虽然第一锅全露馅了,汤浑得像泥浆,可它们依旧整齐列队,低头说道:“谢谢款待。”
某个平行世界里,一位本该战死沙场的将军突然弃剑从厨,宣布解散军队,改建全民食堂,并颁布法令:“凡不按时吃饭者,罚抄《家常菜谱》一百遍。”
甚至连传说中的“虚无之主”??那位以吞噬情感为生的古老存在??也在某日停下脚步,望着星空低语:“原来……我也曾有人喊我回家吃饭。”
守灶圣殿顶层,归途枝结出的饭团果实悄然裂开,飞出一只由星光编织的麻雀。它振翅高飞,穿越万千星系,每到一处,便在废弃的灶台前停留片刻,留下一粒会发光的米。
有流浪汉捡到这粒米,煮进稀粥,结果整碗粥变成了彩虹色,喝完后耳边响起童年的儿歌;
有外星商人将它供奉在飞船仪表盘上,从此每次跃迁都能精准定位“温暖坐标”;
还有一个孤独的诗人,把它埋进诗集扉页,十年后翻开,发现书页长出了一株小小的回音稻,稻穗上写着一行字:“你写的每一句,都有人读。”
小芜不知道这些事。
她只知道,每天清晨五点,厨房的灯准时亮起;
她只知道,无论多晚,总有一碗热汤等着最后一个归家的人;
她只知道,林远舟现在学会了煎蛋,虽然每次都焦一半,但她从来不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