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迟抵达天衍宗时,正值日暮西斜。锦溪城笼罩在柔和的金色光辉中,灵气如薄雾流淌,与远处炊烟袅袅的凡俗烟火气奇异地交融,竟不显突兀,反而有种别样的宁静祥和。
他被引入宗门深处,在一处轩阁,他找到了另外五人。
轩内陈设简雅,五人和一名弟子模样的人正坐于一方案几前。
几上置着一尊容量颇大的白玉鼎炉,炉下并无明火,只有温和的灵力持续煨着,鼎内乳白色的羹汤微微翻滚,散发出一种极其诱人的鲜香,其间又夹杂着几缕清冽的灵气。
“来得正好。”5317抬眸见他,指尖轻引,一副碗筷便无声出现在案几空位前,“尝尝。”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江大学者。”西尔维乌斯也笑嘻嘻地招呼,“快来尝尝我们天衍宗特供美食,保准你在别的地方吃不到。”
江迟从善如流地坐下,目光落在玉鼎中。鼎中是蛇羹。
灵蛇肉已被剔骨,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浸在澄澈却浓郁的金色汤底中,辅以数种灵气盎然的菌菇与灵草,火候恰到好处,既保留了食材本身的灵蕴,又将滋味催发到了极致。
他执起玉勺,尝了一口。
瞬间,一股极致的鲜甜在舌尖炸开,随即是温润醇厚的口感,顺着喉咙滑下,一股温和却精纯的灵气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不仅毫无腥气,反而有种涤荡经脉的舒畅感。
更妙的是,这灵气极易吸收,与功法运转竟无半分滞碍。
“好羹。”江迟放下勺子,由衷赞道。他于丹道医理亦有涉猎,立刻品出这羹汤的不凡,“火候、配料、灵气融合,皆恰到好处。烹制者心思巧妙,实在是个有天赋之人。”
听到江迟的夸赞,做出灵蛇羹的宁久脸上先是欣喜,随即又黯淡下去,讷讷道:“多谢仙长夸赞。只是弟子愚钝,于修行一道进展缓慢,实在有负宗门栽培,不敢称有天赋……”
他低下头,声音里满是愁闷。在这个力量至上的世界,痴迷厨艺,似乎总显得不务正业。
秦昭放下汤匙,看向他:“谁规定修行唯有斗法杀伐一途?”
宁久愕然抬头。
孟临渊挑了挑眉:“大道三千,皆可通天。你对食材处理、灵力融入、火候掌控有如此天赋,为何不能将此作为你的道?”
“丹道之中,本就有食补、药膳一支,只是历来被视作旁门末节,未成体系。以厨入道,以食养人。研究如何将灵材特性发挥到极致,如何烹制出不仅美味、更能调和阴阳、增益修为、疗愈暗伤、甚至辅助破境的灵膳。此道若钻研至深,其价值,岂逊于丹修?”
况且灵药再怎么不难吃,怎么比得过美食啊。
宁久眼睛猛地亮了起来:“以………以厨入道?灵膳?弟子……弟子真的可以吗?”
他本来是琢磨怎么做灵蛇而忘记了寻常课业,被师父以不务正业为由逮到的,还是夏容与说要尝尝他做的蛇羹为由才戴罪立功,没想到现如今天降惊喜。
“自然可以。”秦昭肯定道,“稍后你可去寻丹脉长老,我会传下一些关于灵材药理、五行调和的基础要义,后续如何发展,便看你自己的悟性与努力了。若有所成,你便是此脉开山之人。”
“多谢宗主!多谢宗主!”宁久正要拜谢,忽然想起门规不得下跪,只好疯狂的连连作揖,把六人都要逗笑了。
不仅让宁久激动不已,也通过其他弟子,迅速传遍了天衍宗,甚至传到了那些密切关注天衍宗动向的凡人耳中。
“听说了吗?天衍宗的宗主说,做饭做得好,也能修仙?”
“美食……丹修?以后做好吃的,也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仙师?”
“这岂不是说,我们这些没什么打打杀杀天赋的人,也有了盼头?”
“天衍宗真的和别的仙门不一样!”
“天衍宗的仙长还说,这叫惠及同门,滋养众生,是大功德呢!”
许多原本对修行心怀畏惧、或自觉无缘仙道的凡人,心思活络了起来。
他们或许没有卓越的灵根,没有争强好胜之心,但他们有祖传的手艺,有精心钻研的技艺,有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如今,天衍宗似乎向他们敞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那里不只看重打坐练气、斗法厮杀,同样看重这些无用的技艺。
这对于那些经历了太多修士争斗、只渴望安宁生活的凡人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我想去锦溪城看看。咱家这酿酒的方子,祖上说也是有点灵性的……”
“爹,我想去天衍宗试试,我跟王师傅学的木雕活儿,说不定也能行。”
“就这普通生活还能被仙长们称为功德……这世道,真的不一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