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大唐九万里 > 第 32 章(第1页)

第 32 章(第1页)

马车在喧闹的街巷里行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忽然拐出了城门,朝着城外的方向驶去。璎璎心头纳闷,伸手撩开车窗帘一角,望着渐渐远去的城墙,头也不回地问珍珍:“这是怎么回事?回门不是该去王府吗?怎么往城外走了?”

珍珍正把玩着璎璎给她的那两颗珠子,闻言抬头道:“我听阿娘说呀,王君自从两年前大娘子病逝后,就不大在城里的王府住了,搬去了城外的别院,说是想图个清静,日子过得像个方外之人似的,连府里的事都不怎么管了。”

璎璎听了,心里那点疑虑稍减,不觉感慨道:“看来王君是真疼女儿,大娘子没了,他心里定然是熬不住那份痛,才会躲到城外去的。”

珍珍连连点头,小脸上满是认同:“是啊!我听家里的嫂嫂们闲聊时说,这位王君早年就没了夫人,也没再续弦,就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过日子,对她们宝贝得紧。尤其是大娘子,听说不仅模样出挑,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样样都行,是王君的心头肉,也是他最大的骄傲呢!”

璎璎见话题正好落到大娘子身上,连忙趁热打铁,装作随口打听的样子:“那这位大娘子……怎么就突然病了呢?听着实在可惜。”

“谁知道呢。”珍珍撇了撇嘴,语气里带着惋惜,“听说当时都已经和荥阳郑氏的子弟议好亲了,两家门当户对,本是天大的好事,结果突然就得了急病,婚事只能急匆匆取消。听说她缠绵病榻足有半年多,最后还是没熬过去……王君为了这事,一下子苍老了好多呢,头发都白了大半。”

“唉,白发人送黑发人,终究是锥心之痛。”璎璎低声应着,心里却泛起一阵波澜——李祈安还说什么世家重利轻情,可听珍珍这说法,王君分明是位疼爱女儿的父亲。他先前那般揣测,怕是想多了。

马车渐渐驶入一片僻静的郊外,道路两旁的杨柳愈发浓密,远处隐约可见一片青砖黛瓦的院落,被青山绿水环抱着,倒真有几分避世隐居的意味。

马车停在别院门口,青石板铺就的路径蜿蜒向前,两旁栽着成片的翠竹林,风过处飒飒作响。府中下人引着众人往里走,穿过两道垂花门,便到了正院。

只见正厅中央的太师椅上,端坐着一位身着深色锦袍的老者,正是王君。他手中捧着茶盏,目光沉静地望着门口,眉宇间刻着深深的纹路,鬓发已近全白,比寻常这个年纪的人更显苍老,只是那双眼眸依旧锐利,扫过来时带着世家主君特有的威严,与璎璎先前想象的严肃模样分毫不差,却又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落寞。

新妇上前盈盈一拜,轻声介绍:“阿爷,这是刺史府的珍珍妹妹,还有璎璎姑娘,听闻女儿回门,特意想来给阿爷问安。”

王君微微颔首,目光在两人身上短暂停留,声音略带沙哑:“有心了。”接着便问起夫妻二人的近况,又随口说了几句家常,大多是他问一句,新妇答一句,场面一时有些凝滞。璎璎和珍珍坐在下首的杌子上,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像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打量,端着的茶杯都快被指尖攥热了。

珍珍忍不住偷偷拽了拽璎璎的衣袖,脸上满是坐不住的神色。新妇看在眼里,适时开口道:“阿爷,这别院景致甚好,不如让下人领着两位妹妹去园子里逛逛?”

王君抬手挥了挥,算是应允。璎璎和珍珍如蒙大赦,连忙起身行礼告退。跟着引路的丫鬟走出正厅,两人都松了口气,珍珍小声嘀咕:“王君看着好严肃呀,我都不敢喘气了。”

璎璎却没接话,脚步放慢了些,竹林深处传来清脆的鸟鸣,丫鬟正指着远处的假山介绍:“那边是锦鲤池,春天开得最好的海棠也在那边……”璎璎点点头,目光却在四处逡巡,心里暗暗记下这别院的布局。

丫鬟引着二人穿过曲折的回廊,一路指着沿途景致细细介绍:“这边是梅坞,冬天落雪时最是好看;那处是药圃,主君闲时爱亲手种些草药……”璎璎含笑听着,目光却不住在亭台楼阁间流转,几次想借着话头问起王大娘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丫鬟看着本分,却未必肯多说主子家事,贸然打听反倒容易露了破绽。

待逛得差不多,璎璎瞧着珍珍也有些乏了,便笑着对丫鬟道:“劳烦姐姐引路,我们走得有些累了,听说嫂子婚前常住这院里?不如便去她先前的住处歇歇脚吧。”

丫鬟应声领着二人转进一处雅致的小院,院里栽着几株玉兰,花瓣落了满地,看着倒有几分清净。璎璎让珍珍在廊下的美人靠上坐着玩九连环,自己则走到院中凉亭坐下,见丫鬟正忙着沏茶,便笑着搭话:“姐姐在王府当差许久了吧?瞧着对这里的景致这般熟稔。”

丫鬟手一顿,腼腆地笑了笑:“回姑娘,奴婢自小就在府里,算起来也有十来年了。”

“这么说来,姐姐和新嫂嫂一起长大的?”璎璎端过茶盏,指尖沾着氤氲的水汽,语气愈发温和亲近,像拉家常般随口问道,“瞧嫂嫂如今性子温静,想来小时候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姑娘吧?”

丫鬟脸上露出几分熟稔的笑意,轻声回道:“二娘子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呢,原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爬树掏鸟窝的事没少做。只不过婚前染了场病,缠绵了些时日,许是还没养足精神,才显得这般沉默寡言。”

璎璎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顿,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语气里添了几分恰到好处的讶异:“哦?竟还有这事?”她稍作沉吟,像是不经意般提起,“先前隐约听人说,大娘子也是因病去的……难不成姐妹俩体质相似,都容易受病痛侵扰?”

丫鬟皱着眉想了想,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更低了:“这就说不准了。大娘子向来爱骑射,每日都要去马场练上两个时辰,身子骨结实得很,谁也没想到会突然病倒。”她抬手拢了拢鬓边的碎发,指尖有些发颤,“后来便移到这别院养病,足足半年呢。听府里的婆子说,明明都好得差不多了,已经回府休养了谁知回府没过一月,就突然发了恶疾,当晚就去了。主君得知消息时,在书房里砸了好些东西,哭声隔着窗都能听见,真是可怜。”

“竟有这等事?”璎璎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晃,温热的茶水溅在指尖,她却没察觉,“病都快好了,怎么会突然恶化?”

“谁知道呢。”丫鬟叹了口气,眼神飘向院外的竹林,“府里的人私下里也嘀咕,可谁敢多问?”

璎璎顺着她的话头追问,语气里带着几分天真的疑惑:“会不会是下面人伺候不周?毕竟是大病初愈,总得精心些才是。”

丫鬟却飞快地摇了摇头:“不会的。大娘子来别院养病时,主君特意把她贴身的乳母和两个陪嫁丫鬟都派来了,都是伺候了十几年的老人,最是细心不过。”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道,“只不过……大娘子故去后,那几个伺候的人,就被主君打发回老家了,再也没回过府。”

“哦?”璎璎心里又是一动,追问,“那嫂嫂当时没来看过姐姐吗?姐妹俩感情总该亲厚的。”

“主君不许呢。”丫鬟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几乎要被风吹散,“说是怕过了病气给二娘子,又怕人多吵闹,扰了大娘子休养。二娘子偷偷哭过好几回,想去探望都被拦住了,最后还是没能见上一面。”

璎璎默然不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病愈后突然发疾、贴身伺候的人被遣散、姐妹临终不得相见……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透着说不出的古怪。

廊下的珍珍不知何时已悄悄凑了过来,手里捏着片半开的玉兰花瓣,小脸蛋被阳光晒得红扑扑的:“姐姐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呢?我好像听见‘大姐姐’了?”

璎璎心头一跳,面上却丝毫不显,伸手揉了揉珍珍的发顶,语气轻快得像拂过花瓣的风:“在说这院子里的玉兰花呢,你瞧这花瓣,边缘卷卷的,像不像振翅的白蝴蝶?”她说着,从珍珍手里接过那片花瓣,轻轻放在掌心托着,阳光透过半透明的花瓣,映出细碎的纹路。

珍珍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过去,凑近了仔细瞧:“哎?还真像!尤其是这尖尖的花瓣角,像蝴蝶的翅膀尖!”她兴奋地跑到花丛边,又摘下两片,一手一片举着挥舞,“飞呀飞,蝴蝶飞啦!”

丫鬟也笑着说:“珍珍娘子说得是,这玉兰开得旺时,满院都像落了蝴蝶似的。”

正说着,风穿过竹林,带来远处隐约的脚步声,像是有人正往这边来,璎璎抬眼望去,见院门口翩然走进来一个小丫鬟,规规矩矩地福了福身,脆生生道:“璎璎娘子,珍珍娘子,歇得差不多了吧?二娘子那边已经给主君问完安,正吩咐着摆昼食呢,让奴婢来请二位过去。”

璎璎心里还惦记着刚查打探来的消息,闻言连忙点头应道:“劳烦姐姐了,我们这就过去。”说着便起身准备拉着珍珍过去。

珍珍早已玩腻了九连环,闻言立刻蹦起来:“终于要吃饭了吗?我早就饿了!”说着便拽着璎璎的袖子往外走,脚步轻快得像只小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