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7080(第2页)

7080(第2页)

魏忠贤显然没料到年轻的皇帝会突然发难,布满皱纹的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哀戚模样:“皇上明鉴,那些都是底下人”

“住口!”崇祯突然拍案而起,案上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王承恩见状立即向殿外使了个眼色,四名锦衣卫无声地出现在殿门两侧。“朕登基以来,夜夜批阅奏章到三更,你以为朕不知道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崇祯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发颤,“先帝待你恩重如山,你就是这般报答的?”

提到先帝,魏忠贤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他也不想再和崇祯谈论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反正他已经被仙人招聘了。

他忽然直起佝偻的腰背,从袖中掏出一本小册子:“老奴有罪,但请皇上先看看这个。”

若是让崇祯翻旧账,恐怕要翻到明天了。

还不如单刀直入呢。

崇祯狐疑地接过,只见封面上用奇怪的字体写着《系统商品手册》。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文字旁画着些从未见过的农具图样,其中一页赫然标注着杂交水稻亩产二十石的字样。

“荒唐!”崇祯手指猛地收紧,纸张在他指间皱起,“我大明最肥沃的江南水田,亩产不过三石有余”

魏忠贤却突然翻到中间一页:“皇上请看这个番薯,旱地亦可种植,亩产”他枯瘦的手指划过一行数字,“四十石。”

年轻的皇帝呼吸一滞。他注意到这些字迹虽工整却透着古怪——每个字的笔画都像是用极细的毛笔一气呵成,毫无顿挫。更奇怪的是纸面异常光滑,绝非大明任何作坊所出。

“此物从何而来?”崇祯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

“老奴蒙仙人感召后所赐。”魏忠贤把松阳县的事情说出来的时候,崇祯又翻到最后几页,那里竟记录着《崇祯往事》。年轻的皇帝看到介绍上写的“帝崩于煤山”几个字时,眼前一阵发黑。

王承恩急忙扶住摇晃的主子。

“妖书!”崇祯厉喝,却忍不住继续往下看。

殿外夜色昏暗,年轻的皇帝额头渗出细汗。他突然发现最后一页粘着几粒金黄色的种子,旁边小字标注:“美洲高产玉米种,耐旱抗虫”。

魏忠贤趁机低声道:“若用此物,陕西大旱可救。”他故意顿了顿,“但需老臣亲自督办”

他可不想被卸磨杀驴。

崇祯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仙人为何要召魏忠贤?”皇上,”魏忠贤的声音突然变得飘忽,“您说这书上的东西值不值得一试?”

“当然要试一试。”

王承恩轻轻咳嗽一声,适时地递上一盏温茶。这个跟随崇祯多年的老奴最懂分寸——既不能让主子盛怒之下做出草率决定,又不能让魏忠贤觉得有机可乘。他低眉顺目地劝道:“万岁爷息怒,保重龙体要紧。”

崇祯接过茶盏却未饮用,只是重重搁在案上。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王承恩的提醒让他意识到,此刻发作确实为时过早。年轻的皇帝忽然话锋一转,语气竟缓和下来:“魏伴伴既然说要当朕手中的刀”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那朕倒要看看,这把刀还利不利。”

殿外天光渐渐明亮,魏忠贤低着头站起身直视着崇祯,还不等他说什么,一道白光闪过,魏忠贤消失在了原地。

只留下惊慌失措的崇祯和王承恩。

“大伴,魏忠贤没有被仙人感召之前就嚣张跋扈,现在有了仙人感召,朕该拿他如何是好啊?”

——-而另一边的大明。

郑和正在向朱元璋和朱棣汇报魏忠贤来松阳县的事。

话音刚落。

朱元璋大为光火:“这阉狗还敢露面?”

看他不把这个魏忠贤给扒皮抽筋,敢贪污咱的银子,败坏咱大明的江山。

不光是朱元璋生气,朱棣也是颇为恼怒,一腔怒火无处发泄的感觉真不好受。

郑和依旧低垂着头,声音愈发虚弱:“微臣近日头晕目眩,姜县令特许休沐数日”

那岂不是就可以替班,朱元璋眼睛顿时大亮,他太怀念身体充满力量的感觉了。

“休沐?”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突然抚掌大笑,“好!好得很!”他转向朱棣,“老四,这可是天赐良机!”

朱棣会意,“爹是想”他也想去啊,谁不想给魏忠贤两下子。

“正是!”朱元璋兴

奋地来回踱步,“让咱亲自去会会这个魏忠贤!”他握紧拳头,指节发白,“定要让他知道,贪墨咱银两的下场!”

先扒皮还是先用梳洗之刑呢?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朱元璋杀气腾腾的面容。雷声轰鸣中,他转身对郑和道:“你且好生休养,这几日就由咱来替你当值!”——

作者有话说:崇祯:“难受,当皇帝好可怕[爆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