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130140(第12页)

130140(第12页)

他怎么会想到,那个被百姓轻描淡写称为“老先生”、整日埋首于案牍之间、看似只是县衙高级文书的人……竟然会是智慧近乎妖的卧龙诸葛亮。

这不是什么本地贤达。

这是诸葛亮。

是于草庐之中已定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

赵匡胤不由得思考,如果论智商的话,他和诸葛亮差距多大?

这场戏他还能唱的漂亮吗?

赵匡胤端着碗里的拉面,磨磨蹭蹭坐在了诸葛亮的对面,嗦一口面看一眼丞相,长得和画像差不多,老了还是有点小帅。

这个他承认。

低头看看自己的将军肚,略微有些许的丰腴了,不过他也不是靠外表吃饭的吧。赵匡胤心里胡思乱想,但嘴巴也没有停过。

这拉面,他都吃七碗了。

把一旁的尉迟敬德都惊到了,这家伙有几分他的风采。想当初他刚吃方便面的时候也是这副样子。

其他人也在瞧着赵匡胤,不过不是因为他吃得多,因为他是新来的,其他人对他还不了解。

白起只看了赵匡胤一眼,便移开了目光,此人武力恐怕不在他之下。

正当众人好奇之际,姜戈邀赵匡胤介绍一下自己,早上没来得及,现在也是一个机会。

赵匡胤放下那只堪比小盆的海碗,里面的第八碗拉面已然见底。他缓缓站起身,身形挺拔如松,即便穿着那身简陋的靛蓝色衙役服,那股久居人上的威严气息依旧无法掩饰。

他目光平和地扫过在场众人,在经过魏忠贤时,几乎不可查的停顿了一下,就在今早巡街时,他远远瞧见一人穿着县衙制服的身影正慢悠悠地踱步。

赵匡胤初到此地,正欲广结人脉,虽觉此人面生且气质阴柔,不似寻常武将或文臣,但也未及深想。他加快几步,赶上那人,中气十足地抬手便欲拍向其肩膀,同时洪亮地开口:

“这位同僚,早啊!瞧着眼生,不知你……”

话音未落,那人闻声转过身来。

刚转身,赵匡胤的手僵在了半空。他看得分明——面前这人面白无须,皮肤光滑得异于常人,喉结平缓,虽穿着官袍,但那略显尖细的嗓音和眉宇间那份刻意讨好的神态,分明是宫中内侍才有的模样!

他竟是……一个太监?

赵匡胤乃是行伍出身,性情豪直,最瞧不上这等残缺身子、只知在宫内伺候人、玩弄心术的阉人。

一想到自己方才竟将他误认为同朝为官、可拱手论交的“同僚”,甚至还差点与之勾肩搭背,一股强烈的厌恶与轻视瞬间涌上心头。

他脸上的热络笑意霎时冷了下来,那抬起的手也嫌恶地迅速收回,仿佛怕沾上什么不洁之物。

他上下扫了魏忠贤一眼,眼神锐利如刀,毫不掩饰其中的鄙夷,原先客气的问候硬生生转成了冰冷直白的陈述,带着毫不客质的口吻:

“原来是个内官。”

说完,也不等对方回应,仿佛多待一刻都难以忍受,赵匡胤冷哼一声,拂袖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只留下魏忠贤站在原地,

脸上那惯常的、准备接茬的谄笑刚刚堆起,便彻底僵住。

这没想到此人也是被招聘来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他从诸葛亮深邃的眼眸,到周瑜的笑容,再到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探究的眼神,最后掠过霍去病毫不掩饰的打量和白起那副万年不变的冷峻面孔。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特有的、仿佛在上朝一般的节奏感:

“承蒙姜大人垂询,诸位同僚抬爱。”他先是抱拳向姜戈示意,然后转向众人,“在下姓赵,名匡胤。”

“赵匡胤”三个字一出口,场内似乎并无太大反应。这名字虽大气,但在此地似乎也不算格外特殊。

他们名字也不差嘛,敬德叔宝的。

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祖籍涿郡,生于洛阳夹马营。”他语调平稳,仿佛在说一件寻常事,“蒙将士厚爱,于陈桥驿被拥立,承天命,践祚登基,开创大宋一朝。在位期间天下粗安。”

……

死寂。

绝对的死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