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清穿) > 4050(第2页)

4050(第2页)

这还是就看出扬古泰活泼的性格了,每次出门都会穿着那件褂子,还逢人就夸,自然不能说是岳母做的,只说是亲戚送的,是不是很好看之类的,只瞧的李氏高兴不已。

看的苏三哥牙都酸了。

行礼都收拾好了,唯独一件事,张氏托付苏敏的信还没寄出去,苏三哥就自告奋勇的说道,“我一定给你送过去。”

苏敏对一旁的崔越说道,“催师父,您瞧着点我哥,别把信给丢了。”

苏三哥不高兴,说道,“我有那么不靠谱吗?”

崔越说道,“有。”

苏三哥,“……”

一时几个人跟着笑,离别的愁绪也少了许多。

出发的时候特意去了苏州,跟父亲道别,这才坐上了北上的船去京城,看着苏敏一副不舍得样子,扬古泰说道,“以后我一定常常带你回来。”

***

梁九功以前从来没这么想过苏敏,怎么就觉得她不在这宫里,差事这么难做呢?自从皇帝回宫开始,这宫里的氛围委实不太好,先是太皇太后病了,他都能看出来是太皇太后跟皇帝怄气,再后来则是皇后的事情。

皇后诞下了嫡长子,这本是高兴的事情,但是孩子太羸弱了,太医几乎是衣不解带守在坤宁宫里,皇后更是哭了好几回。

然后是张氏诞下了位小公主,这也是好事,她身份低微,要是诞下儿子,倒是要成了皇后的眼中钉了。

皇帝的越发绷着脸,最近已经有不少伺候的宫人被退回内务府去了。

梁九功愁呀,只数着日子盼苏敏回来,但是一想到,就算是回来了,也要大婚去了,也是发愁,又觉得好过一时总是好的。

所以等着收到了苏敏的信,梁九功几乎是迫不及待递到了皇帝的御案前,笑着说道,“陛下,这是江南苏姑娘寄来的信。”

皇帝正在喝茶,桌上都是奏报,今年山东,河北大旱,到了如今还没下雨,大概是要灾年,杭州府又上了奏报,雨水太过,要洪涝了。

他一时蹙眉,想着如何处理这件事,就看到梁九功笑的跟一朵花似的过来,再一看,居然是苏敏的信。

自从皇帝从江南回来就没接到过她的信了,他冷淡的打量几眼信,然后放在那边,又看到一旁还放着扬古泰的请安折子,也是被推到了一角。

扬古泰在信纸里如何眉飞色舞的说起他们一行人在西湖赏景,吃鱼的好日子,他就不想看了。

皇帝自然没有回信,结果这扬古泰就像是无所觉一样的,隔着几天就一封信,每次都写了厚厚十几张,李氏给了他做了一件褂子的事情都详细的写了。

皇帝冷着脸看完,就直把信堆起来,放在最不起眼的一角,如此扬古泰的折子和苏敏的信倒是凑在一起了,就像是两个人一样,也是变成了一对。

梁九功还当皇帝会很高兴,谁知道,皇帝居然冷着脸不说话,屋内静悄悄的,落针可闻,比刚才还要严肃了。

梁九功有些艰难的咽了咽口水,他觉得,最近顾问行可以回来了,他实在是有些顶不住了,不过他知道不可能,顾问行那老东西又得了风寒,如今正养着呢。

他这病可真是时候呀,梁九功咬牙切齿的想着。

一开始梁九功以为皇帝对苏敏厌恶了,当然,这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等着到了晚上,他已经瞧见皇帝朝着那信的方向,看了不下十次,是的,他偷偷看到的,他们这等奴才,第一个就是要眼力见好,会察言观色,不然怎么能坐稳这个位置。

梁九功琢磨下,有些话在嘴里转了好几圈,这才试探着开口说道,“陛下,您说苏姑娘不会是有什么急事儿吧?这么连着寄了两封信。”

其实第一封信是给耽误了,因为那边发了洪水,路上耽误一会儿,刚好跟后面的凑一起送过来了。

“朕以为你不喜欢她。”皇帝淡淡的说道。

梁九功觉得,皇帝真的越来越有威严了,这一个眼神,给他看的发颤,似乎心里的小心思都给看穿了,他马上跪了下来,说道,“陛下,冤枉呀,这乾清宫里谁不喜欢苏姑娘?性子好,和气,做事又是最妥帖的。”

“做事妥帖?”皇帝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来,但在梁九功看来,甭管什么笑,好歹总是笑了,然后皇帝走到了御案前,拿起信来——

作者有话说:晚安,我明天多更点[红心]

第42章

皇帝拆开信来,先是瞧了眼字,倒是觉得写的不错了,也不枉费他一直抓着她练,心里满意了几分,第一封信倒没什么特别的,只说了杭州水患的事情,觉得天气有些异常,又提及其他地方是不是也会这样?

皇帝瞧着沉吟了一会儿,又打开了第二封,上面写了已经启程回京了,还给皇帝带了许多土仪。

这件事他已经猜到了,赐婚的旨意一直没下就是因为扬古泰的父亲舒穆禄反对,所以只能暂时搁置。

舒穆禄必然会找了借口喊扬古泰回京来。

皇帝看了眼天色,又看了一遍苏敏的信,这才把信收起来,这会儿他们已经在路上了吧?不日就能见到了。

有个太监跑来,在乾清宫门口急的团团转,见梁九功出来,可怜巴巴的说道,“皇后娘娘叫奴才来通禀一声,大阿哥又吐奶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