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子夏懒得理会戈如晦在哪儿自卖自夸,打算真的拿出寒假作业出来做,寒假作业少,简单,他得快点做完,再把时间挪到看其他的书上。
想着,茅子夏就把寒假快乐拿了出来。
戈如晦:“你还真的做作业啊?”
怎么就不再夸夸他了。
茅子夏抬了下头,“怎么了?你刚才叫我进来不就是做作业?”
你不都是知道我那是借口吗?戈如晦又尴尬又气恼,他一屁股坐在茅子夏身边,气鼓鼓的道:“不是,我有事儿跟你说,正经事。”
“什么事?”茅子夏终于分了一点注意力给他。
戈如晦哼哼,“你应该知道,我们作为学生不应该死读书,实践和知识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哦?”茅子夏放下寒假作业,来了一点兴趣,“什么实践?”
“就是我们完全可以修理一些机器练手,验证理论,并且加深我们自己的知识。”戈如晦抬起了小下巴,翘起了二郎腿,“那些坏掉的机器我已经找好了,去垃圾回收站找的,你把寒假作业做完之后就来我家吧,我们一起修理机器。”
“等修理完了之后,等到过年的时候我们就去街上摆摊套圈,谁套到了玩具就把玩具给那人。这样既能锻炼我们,又能赚钱,你觉得怎么样?”
第40章
茅子夏觉得,这个办法很不错。
“原来你来找我,除了向我问罪还有正经事。”他感叹。
戈如晦回道:“当然,不然你以为呢?”
他又说:“那你去不去吧,要去的话,这两天我们就赶紧把寒假作业写完。寒假作业简单得很,一会儿就写完了。”
戈如晦满不在乎的说着,如果让其他的小孩儿听见他这话,眼泪悄悄掉下来。
茅子夏听到这凡尔赛的言论,心中忍不住摇头微笑,面上却非常赞同戈如晦的计划,甚至已经很有兴趣的和他商量了起来。
茅子夏这么配合,戈如晦也来劲儿了,激动起来就拿起纸笔写自己的计划。
有一说一,刚刚那话就是戈如晦突然想的,用来堵住茅子夏的嘴,现在见茅子夏感兴趣,他才开始完善那个计划,并且也对修理机器摆摊起了兴趣。
修理机器来源于他平时的生活日常,在没有认识茅子夏之前,戈如晦每天的生活就是读书玩儿机器,家里也有很多废旧的机器,那些都是他自己出去找的,或者他爸安排人送来的。
而摆摊,则是有一年戈如晦被刘爱华死活拉去逛街,在路边看到有人摆摊。别说,分明那套圈通过处理,重心有些问题,导致客人不能真的套准物品,但去玩儿的人却很多。
不管什么时候,免费的东西总是受人喜欢,用极小的代价换取昂贵的物品更是令人趋之若鹜。
两块钱十个圈,地摊上摆的几乎都是价值超过两块钱的物品,更是惹人注意。
这两个原因加起来,就让戈如晦脑子里冒出了他刚刚的那个念头——既然茅子夏缺钱,那他们就去赚钱好了!
现在,戈如晦忍不住暗自得意,茅子夏果然感兴趣!
两人嘀嘀咕咕的在房间里说了小半天,直到夜深了,戈如晦才依依不舍的在茅爸爸的护送下回家。
好在茅子夏已经和戈如晦确定好了,不然戈如晦还不想走。
接下来,茅子夏就在四五天的时间里做完了寒假作业,然后就去了戈如晦家,在他家里拿了许多的废旧机械物品回来,有缺胳膊瘸腿儿的玩具,还有电路不良的生锈手电筒,甚至带音效的毛绒玩具。
不过毛绒玩具有些脏了,得重新洗干净,还有生锈的手电筒也是,也得重新处理一下。毛绒玩具他自己能行,手电筒就有些抓头。好在他爸在钢铁厂上班,对这种机械玩意儿翻新上漆很是了解。
于是,在又过了两天之后,茅子夏得到了许多干净的未被修理的玩意儿。而这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修理路程。
茅爸爸茅妈妈茅爷爷都很支持茅子夏的作业,在收到公司分红之后,立马拿出一大笔钱给茅子夏配了一套专业的修理工具。
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这年头工具都比较贵,专业的更贵,茅爸爸和茅妈妈以前的工资相比较其他人来说并不少,可家里也没有那些工具,有个螺丝刀和电烙铁就很不错了,所以这次茅爸爸他们给茅子夏置办这些工具,足以展现出他们对茅子夏的宠爱。
茅子夏也不负众望,收到工具后,感动的向爸妈爷爷道谢之后,就开始了修理。
修理这些机器对茅子夏来说并不陌生,基础程序就是检查问题,找出问题,然后再解决。前面两个步骤需要充分的知识和经验才可以,而后面这个步骤,则大多只需要焊接,焊接对茅子夏来说,并不困难。
所以,茅子夏花在前面两个步骤的时间最多。
有一次,他在修理一只手电筒。手电筒在八九十年代非常珍贵,到了二十一世纪就没了那么精贵,所以当手电筒坏到难以修理时,他们就会换一个新的,现在茅子夏遇见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支手电筒非常的破旧,筒身生满了铜锈,拿在手中毛茬茬的,他拿起来按了几下,灯泡闪过两次就灭了,再按,就没再亮,坏得已经不能再坏,拿去修理的钱再添点就能买新的,难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