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文薰的民国日常 > 5560(第4页)

5560(第4页)

“我知道,有些老师认为做学问需要自由。若为自由故,爱情和生命都是可以抛却的嘛。但有时候,咱们多人组织拿出来的一些主意,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响应。”

大学里,懒惰得应付工作的老师不止有江弈材一个。

开了会,会议报告另说,文薰首先需要面临的如何去把上周缺掉的课程补回来的困难。

她刚拿到的临时课表,可再无休息的时间,只有连着一个班级上两节英语课的标红。

欠债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爽快,可还起债来,那种痛苦,又未必是前面的快乐能够弥补的。

文薰上课上得晕头转向之时,已经说起了“再也不要出门开会”的胡话。

她跟着大家庭一起生活,巧珍走了之后,王妈对她的事情更加上心,每天悉心照顾,也会准时准点叫她起床,是以从来没有出现过迟到的事。

后来吃饭时,跟钱碧莹聊天,她还说起了郭滔先生之前的趣事。

“有一回,辜老师去鄂省开会,独留郭先生一人在家。他们家里做事的婆子有些耳背,在一个周五的早上,以为郭先生休息,就放任他睡到了上午九点,后来还是学生们见没有老师上课,自己找上门才把郭先生敲起来。郭先生那天就精神恍惚,顶着鸡窝一样的脑袋给学生们上了一天的课。事后又是检讨,又是道歉,还曾在某期校刊上刊登了这回奇特经历的心路历程,分享给老师们用作经验教训。”

听得还有如此趣事,文薰来了兴致,“有简报吗,或许阅览室内可有存档?”

“阅览室有,我告诉你日期。”

吃了饭,难得的休息时间,文薰便抓紧时间去阅览室寻找这期杂志了。

郭滔先生不仅是国画高手,写起生活化的小品文也得心应手。哪怕是这等糗事,在他笔下也趣味连连,阅读的过程中时常令读者会心一笑。

文薰读完这篇文章,除了对这类“教学事故”心有余悸外,脑海中还一直萦绕着郭先生在文章中最后一句写下的文字:

“席梦思这种床垫于我而言太软,置身于其中,仿若进入一团云朵做的梦。”

又据说,这篇文章流传出去后,令得席梦思的销量暴增。

这便是“红人效应”了。

别说那些支持郭先生的书迷、学生,哪怕是文薰,现在也想在家里备上一张席梦思床垫呢。

说到“书迷”,近日,文薰也有书迷了。

先是那群学生。在补课大计稍微缓下来的第二个星

期,某个中午,她吃饭回来,发现办公室里围满了人。

是以蔡云子为首的那些她比较熟稔的辩论社的学生。

古老师不在,文薰便把学生们迎了进来。

“你们怎么来了?”

“想跟先生说话。您上周太忙了,我们都不好意思来打搅你。”

“先生,这回开会好玩吗?”

“我们去问了郭先生,他还不肯告诉我们呢。”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话,文薰仔细听着,有条理地回答。

“好玩,但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田文剑张开一张申江新报,圆乎乎的脸颊通红,“先生,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你了。”

文薰仔细一看,发现上头刊登的正好是关于译者联盟会议的事,照片上是最后一天拍的那张合照。

她和一众女士坐在第一排,第二排站立的男士中,霞章立在她身后,背着手,一本正经。

文薰露出忍不住的浅笑。

又听得蔡云子在耳边道:“先生,您的《伯莱恩小姐》翻译得真好。”

文薰有种被认可的欣喜,“你们都看到啦。”

傅全才迫不及待地回答,“看到了,我们都买了。”

文薰才露出表情,蔡云子就笑道:“您别不好意思啊,可不光是为了支持您。我们愿意花钱,全然是因为这是一本好书。”

洛巧仪道:“是啊,各大书店都写了大字报推荐。朗先生,您真的很厉害。”

“我倒是没注意。”

文薰自认为她在国内还不算有名,她出的第一本书,怎么会得到这样的优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