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我家木门通七零 > 第34章(第2页)

第34章(第2页)

一千两百件货物,货款高达一万九。

扣掉石崇昨天多给的五十三克金条,尤利民又拿到八根金条,外加三千六百块钱。

把石崇等人送走后,尤利民转身就给谷三他们发了钱。

因为这次卖衣裳赚了不少,所以尤利民也没小气,一脸笑容地直接给谷三他们一人发了一百块钱。

谷三昨天是唯一一个跟着尤利民进城的,尤利民还额外照顾他,私底下又偷偷多给了他十张大团结。

为了交接货物,今天黑市也没开,所以这会儿没什么事情了,尤利民直接大手一挥道:“今天这边没什么事情了,你们该玩就去玩,还是那句话,手里有了钱,也别乱花。”

谷三等人欢呼两声后就三五成群地结伴离开了。

谷三等人离开后,尤利民也没在城隍庙多待,径直回了家。

关上门后,尤利民也从箱子里翻出了自己的算盘,开始算起了帐来。

不算黄金给顾骁赚到的钱,这单生意足足让他赚到了七千六百块!

加上之前的七千块本金,尤利民手里的本钱已经接近一万五,成了实打实的万元户了。

第37章冯放看着马玉书手里的金……

自打尤利民赚了钱,如今齐芳每晚临睡前,都要坐在床上,仔细地数一数钱。

数完钱,她又打开装金条的箱子,将金条一根根拿出来,满心欢喜地欣赏把玩。

这真金白银真是让人越看越高兴,齐芳心情大好,猛地一把搂住丈夫的脖子,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说道:“我和你结婚那会儿,娘家那些爱嚼舌根的亲戚可没少编排我,说我挑来选去,最后只选中你这么个没爹没娘的孤儿。他们哪能想到你的本事,随便动动手指,赚的钱就是他们一辈子都挣不来的。”

尤利民的身世着实坎坷,他还没满月,就被亲生父母狠心遗弃,后来被乐阳镇的一位老鳏夫抱回家抚养。在他十岁那年,老鳏夫不幸去世,此后的几年,他全靠吃百家饭艰难长大。

等到十六岁,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尤利民应征入伍。

说起来也多亏了尤利民在部队结识了齐芳的大哥,对方觉得他为人沉稳可靠,出面牵线搭桥促成了他们的姻缘,不然他退伍后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

趁着妻子心情愉悦,尤利民趁机提议:“媳妇,咱们现在不缺钱了,要不你就别在厂里干了。你那份工作多累人啊,每次上完夜班,你累得嘴唇都发白了,我看着真心疼。”

乐阳镇的纺织厂规模不大,机器数量有限。为了尽可能提高产量,厂里的机器昼夜不停运转,纺织车间的工人们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度。

以往,上的黑市生意不稳定,尤利民每月的收入也没个准数,齐芳的工资成了家里稳定的经济来源。

那时没办法,尤利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子受累,可如今家里经济宽裕了,他就想让妻子轻松些。

齐芳却觉得丈夫想法太天真,说道:“你说什么呢!我这可是正式工作,别人花钱都买不来这么好的差事,你却让我不干了?再说了,我要是辞职,厂里肯定会收回咱们住的房子,难道咱们要抱着钱,带着孩子去睡大街吗?”

尤利民也是一时激动才这么说,经齐芳这么一数落,他立刻回过神来。

齐芳见丈夫低头不语,心里明白他是心疼自己,便放柔了语气说:“厂办的小苏要随军走了,回头我们去活动活动,看看能不能调到厂办去。”

尤利民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厂办好啊,在厂办都是坐办公室,到点就能下班,不用上夜班。媳妇儿你可是高中毕业,不是我吹牛,在厂里让你当个小干事,都屈才了。”夸完媳妇,尤利民又拍着胸脯保证道:“我回头去买点好烟好酒,找找关系,说什么都得帮你把这事儿办成。”

齐芳对丈夫的话深信不疑,毕竟丈夫的本事她再清楚不过。

与此同时,叶宁和父母吃完晚饭,也在商量着明天的安排。

马玉书轻轻拍了拍身旁女儿的胳膊,说道:“我已经跟那家人约好了,明天先送三十万赔偿款过去。这一来一回,得花不少时间,要是赶不及,我晚上可能就不回来了。”

叶卫明如今行动不便,马玉书只能指望叶宁:“我早上出门前先把鸡汤炖上,中午你再随便炒个素菜。”

叶宁不会做饭,大学之前,她一门心思埋头读书,一日三餐全靠马玉书操持。上了大学后,她不是在食堂吃,就是点外卖,根本没机会学厨艺。

不过平常叶宁没少给母亲打下手,当下想都没想便点头应道:“这点小事我会处理好的,您就放心去忙吧。这段时间您太辛苦了,难得去趟市里,忙完就去逛逛街,想买啥就买。”

叶卫明出事后,最辛苦的当属马玉书,照顾一个行动不便的病人,无疑是一件劳心劳力的苦差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