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观众沉浸其中时,净忆军成员引爆装置,造成四十三人死亡。
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在现场留下标语:
>“有些记忆,本就不该存在。”
林昭亲赴柏林悼念遇难者。
她在废墟前站立整夜,最终做出决定:忆权同盟将不再被动守护,而是主动出击。
“我们曾以为只要点亮忆火,人们自然会选择记住。”
她对全体成员说道,“但我们错了。
黑暗不会因光明出现而自动退去,它会反击,会伪装,会腐蚀人心中最脆弱的部分。”
于是,“忆盾计划”
正式启动。
不同于以往的防御性策略,这一次,忆权同盟建立起全球联动的“记忆免疫系统”
。
每一位注册用户都会定期接收经过加密处理的“记忆疫苗”
??短小却极具情感冲击的真实片段,旨在提前增强个体对记忆操控的抵抗力。
例如,一段五分钟的视频展示一位老人如何通过翻阅旧相册重拾对孙女的爱;一段音频记录母亲临终前反复叮嘱“你要勇敢地活”
。
与此同时,林昭亲自带队深入净忆军据点,却发现事情远比想象复杂。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秘密基地中,他们抓获了组织高层。
审讯过程中,一名被捕者痛哭失声:“我妹妹就是因为看了你们的‘终审之门’疯掉的!
她记起了被父亲虐待的童年,整日尖叫,不吃不睡……你们凭什么强迫别人承受这种痛苦?”
林昭沉默良久,最终下令释放此人,并附上一封亲笔信:
>“我们从不强迫任何人记住。
真正的忆权,是让你有权选择是否面对真相。
如果你觉得现在还不够坚强,那就先放下。
但请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准备好。
而我们会一直在这里,等着你回来。”
这封信后来被译成百种语言,广为流传。
五年过去,世界悄然改变。
曾经张贴“忘记伤痛,才能拥抱明天”
的海报墙,如今挂满了普通人手写的记忆卡片:“我记得爷爷讲过的抗战故事”
“我记得闺蜜陪我度过抑郁症的日子”
“我记得那只流浪猫叫小白,它救过我的命”
。
学校教育全面改革,“历史课”
更名为“记忆课”
,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倾听、记录、传承。
每年清明节,全国举行“还名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