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秋日的阳光本该是温煦的,洒在皇城金色的琉璃瓦上,却折射出冰冷的寒芒。
菜市口的石板地,被水冲了一遍又一遍,可那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依旧顽固地钻进每一个路人的鼻孔里。
韩国公李善长,这位开国元勋,淮西集团的首领,被以“胡惟庸案”
余党的罪名,连同家眷七十余口,一并处斩。
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整个应天府,乃至整个大明朝堂,都笼罩在一片死寂的阴影之下。
功臣勋贵们噤若寒蝉,上朝时连头都不敢抬,生怕与龙椅上那双愈发浑浊却也愈发锐利的眼睛对上。
东宫之内,太子朱标枯坐一夜,望着窗外那轮惨白的月亮,心头一片冰凉。
他曾数次为李善长求情”
。
南方的天空,阴云密布,血雨腥风。
而在千里之外的漠北草原,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秋高气爽,草色金黄。
经过数年的治理,朱棣的铁腕与互市的红利,已经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
曾经的部落仇杀早已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祥和与富足。
牧民们赶着膘肥体壮的牛羊,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们的帐篷里,有了从北平运来的铁锅、茶叶和布匹;他们的孩子,不再因严冬而夭折。
捕鱼儿海的互市,如今已是草原上最璀璨的明珠。
一车车的皮毛、牛羊、战马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又换走一车车的粮食、铁器、丝绸。
燕王府的规矩,就是草原的规矩。
顺从者,牛羊满圈;违逆者,尸骨无存。
北平,燕山学宫。
朗朗的读书声,从一间间宽敞的教室里传出。
一群皮肤黝黑、身形壮硕的少年,正襟危坐,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地背诵着汉人的兵法。
他们的汉话,虽还带着些许草原口音,却已字正腔圆。
角落里,曾经那个桀骜不驯的巴特尔,如今已长成一个身高近七尺的壮硕青年。
他手持毛笔,在一张宣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字迹虽不算好看,却也工整有力。
旁边的朱高炽,体型愈发敦实,他看着巴特尔的字,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巴特尔,有进步。
晚上加个鸡腿!”
巴特尔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瓮声瓮气地说道:“谢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