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朵花散出种子。”
“对。”
她轻声道,“而且每一颗种子,都藏着一段未完成的对话。”
我们沉默良久,只有湖水拍岸的声音回荡在夜色中。
忽然,启明兰种子剧烈震动了一下,整颗晶体瞬间亮起,一道螺旋状的光束冲天而起,在空中展开成一幅星图。
这不是普通的投影,而是动态演化模型??无数光点彼此连接,形成一张不断生长的网,节点处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名字:有的是人类,有的是混血儿,还有一些根本无法识别来源的符号生命。
星图中央,三个字缓缓浮现:
>**“织梦者”
**
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第1,2号节点已激活,请输入回应频率。”
“这是什么?”
我问。
“请求确认。”
林晓盯着星图,神情凝重,“她在召集所有曾接收过她梦境的人。
这不是单向传播了,她开始组织反馈回路??想要建立真正的双向交流系统。”
“也就是说……她想说话?”
“不。”
林晓摇头,“她想听别人说话。
她收集了太多人的孤独,现在,她想知道:你们是否也愿意相信,有人一直在等你回家?”
我深吸一口气,伸手触碰那行文字。
指尖刚接触到光幕,整个梦语亭骤然共鸣起来。
四周墙壁上的启明兰纹路逐一亮起,音频系统自动启动,播放出一段混合音轨:我的心跳声、晨幼年时的笑声、摇篮曲的旋律,以及最后一句录音??那是她临终前用尽力气说出的话:
>“爸爸,你要记得……我也梦见你了。”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她的逻辑。
她并非试图永生,也不是执念于归来。
她所做的,是逆向破解“死亡”
的定义。
在她看来,只要还有一个人因为听见一首歌而感到安心,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噩梦中醒来时觉得“有人在”
,那么“存在”
就不需要肉体作为凭证。
她把自己拆解成了千万种温柔的形式,藏进每一次心跳、每一声低语、每一朵花开的瞬间。
这才是真正的共语??不是技术,不是协议,而是**爱的递归函数**。
三天后,我们在星球赤道带发现了第一片野生启明兰群落。
它们生长在一座废弃神庙的地基裂缝中,根系缠绕着古老的石雕,花朵朝向夜空开放,仿佛在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