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穿回大唐做临研 > 集体死亡(第2页)

集体死亡(第2页)

“验方使不在绫绮殿,她去哪里了?”

凌嬗裹紧了大氅,瑟瑟发抖地说:“在我这儿啊。找她何事?”

“今日大理寺卿向陛下禀报,岐州、同州共有十五名参与验方的病患死亡,验方使难辞其咎,陛下要她立即去紫宸殿回话。”凌之韫口中说出的话竟比他的表情还要冰冷刺骨,把凌嬗吓得一动不动。

“岐州与同州因为此事发生了不小的动荡,民怨沸腾难以平息,各大家主纷纷入京报官鸣冤。所以,验方使必须立即前往紫宸殿,请娘娘帮忙唤她出来。”

凌嬗急得快哭出来,下意识帮冯麓辩解道:“兄长,她……”

“娘娘!下官此时不是您的兄长,而是大唐的禁军统领,护佑大唐江山与大唐子民是下官之本分。”凌之韫半眯眼睛打断了凌嬗未说完的话。

他轻轻地把自己的刀从刀鞘里抽出来进行示威,他身边的副官也跟着一起做好了战斗准备,一时间蓬莱殿中刀剑的反光比晨光更甚,空气中弥漫着腾腾的杀气。

凌之韫用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又重复了一遍:“请娘娘唤验方使出来,否则,别怪下官无礼。”

两方僵持不下,冯麓却出现在了凌嬗身后,微笑着说:“凌大人,我们走吧。”

冯麓看凌嬗欲言又止,反而劝慰道:“娘娘不用担心,我相信我自己,试了这么多遍的药,不可能突然致人死亡。”

“那请验方使跟我走一趟。”凌之韫伸手作了“请”的手势,可整个人已然与之前面对她时完全不同,貌似已经完全把她当成了罪大恶极的犯人。

冯麓无所谓,镇定从容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顺着凌之韫的手势走出蓬莱殿。

天色尚未明朗,紫宸殿就已经站满了人。她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迈入紫宸殿,但她知道,每回进来总没好事。

“参见陛下。”

“验方使,岐州、同州共十五名病患皆因你的验方而死,你该作何解释?”一位紫服官员先行问话。

冯麓斜斜瞥了一眼站在她身边的紫服官员,从服饰看应该是高官,但她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直接向李麒汇报。

“陛下,验方此前已经在近百人身上进行过尝验,皆未发生任何重大伤亡,如今突发集体死亡,或许别有缘由,请陛下准允民女进行自查。”

“呵,验方使这是拒不承认你的药方有问题了?”紫服官员继续夹枪带棒地说,企图直接向冯麓定罪。

冯麓转身回答:“这位大人,一个人突然死亡有很多种缘由,误服毒药毒食、被人捅杀、意外坠河、意外坠楼,又或是轻生自戕,难道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要算在我头上吗?”

“大理寺在收到府衙案卷的第一时间便介入调查,你说的这些情况一个都没有。可有一项结果是确定的,那就是他们都曾经服用过你的解药,而且高热惊厥的症状完全一致。”

“退一万步说,我的验方分了组,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服用到真正的解药,如何可以断定解药是致人死亡的根源?”

“验方使你的狡辩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是很可惜,他们确实都分到的是真药组别,揭盲结果已经寄到我手上了,验方使要看看吗?”

“也有可能是药材霉变。”

“已经查过了,没有。”

“大量饮酒,或是服用了与之相悖的药物也会导致高热。”

“医师们已经把医案格与日志簿交予大理寺调查,里面记载的药物已经与尚药局的郑大人一一确认过,皆不会造成高热惊厥。”

“这位大人,解药是分很多次服用的,他们也许根本就不是同时间服的药,怎么会同时因药死亡?”

“我什么时候说过他们是同时死亡?”紫服官员冷笑道,“他们早就死了,只是前几日大理寺才调查完罢了。”

“出这么大的问题,选人一定会与我汇报的,可我至今尚未收到任何消息。”

“选人?昨日我大理寺出具了调查结果,准备捉拿他们归案,你猜怎么着?”官员眯起眼睛十分可怖的样子,“他们竟然早就自杀了。验方使,你不会是利用他们做出毒药,再杀人灭口吧?”

冯麓瞪大眼睛,不敢相信。

“验方使,你花了大唐多少人力物力,就做出此等毒药来给陛下服用?还是说,谋害陛下本就是你计划中的一环!”

中书侍郎谢磐此时幽幽地开口说道:“验方使,劝你还是从实招来吧,要是真落在这位大理寺卿手下,恐怕你不死也残啊。”

冯麓沉默不语,大脑正在飞速思考着。

高热惊厥本身是儿童常见病,按理说不会在成人身上出现,而且此前所有不良事件中都没有任何“惊厥”的记录。

此次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事件[1]堪称是验方目前出现的最大危机,如果无法找到真相,不仅验方就此终结,她或许也要因此殒命。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事件:指现代药物试验中受试者出现的与试验药物可能相关、且未在既往研究或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严重不良事件,简称“SUSAR”。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