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 第五十四章(第2页)

第五十四章(第2页)

工人家眷见他要走,顿时沸腾了,为首的汉子更是直言不讳,狐疑的目光在他和林三婶之间旋了两圈,“大人,事情还未审出定论怎么能走?莫非大人是要和乔家的人私下里说话通气?”

杨县丞神色一变,脸色瞬间冷透,“怎么,你还要过问县衙的事?谁给你的胆子?”

那汉子顿时后退一步,只能闭嘴。

其实此事事发后,县衙便已经做了妥善的善后处理。伤了的另发五百钱作药费,昏迷的除了该有的二两酬劳,另发三两银子作家属的赔偿,人要是在三个月内去世,另外给五两作丧葬费。

这是当初雇佣时就摁了手印的文书,家属也只能认栽。

此时来闹,不过是顾家在背后煽风点火,并一家许了十两银子作酬,要是将乔家铺子闹关张,还能再得五两。

人为财死,家眷都伤了残了,他们想出口气的同时,也念着顾家给的钱,因而他们才这般咬着不放。

杨县丞一直以稳坐钓鱼船的形式看着他们闹,这汉子几人就以为顾家也买通了县衙的人,更是不依不饶。

此时杨县丞冷声问话,他方才高涨的情绪顿时缩冷,退后一步不敢再出声。

“大人,”林三婶起身微微一礼,“我有些事要与您细谈。”

杨县丞恢复了些笑容,想到经过这一轮口舌,待会就有上千两进账,眼里闪过贪欲的光,点了点头就要走。

王掌柜和钱画匠刚好一个抬头一个低头对视上,却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已成定局”四个字。

只不过钱画匠是松了一口气后的得意,王掌柜却是眉头紧蹙一闪而过的愧疚抱歉。

谁知朱颜高声道:“大人,民妇还没说完呢,怎么就要走?”

二堂内的气氛顿时凝固,原本要走的杨县丞和家眷众人都转身回来。

朱颜笑了笑:“大人急着去回禀大老爷,可没审问明白拿什么去回禀?不妨听听民妇说完也不迟。”

林三婶挑了挑眉。

钱画匠恐事有变化,赶紧拿杨县丞方才的话呵斥:“衙门的事岂是你过问的?”

“我都不怕,你难道还心虚?”朱颜立刻问。

“谁心虚了!”

朱颜笑了一声,“既然不怕,那就听我说说。你方才说六月二十五日早上去了铺子嘱咐我刷第三道就走了,而后一整日都没再到过铺子,是也不是?”

“当然是!”

朱颜又道:“既然你没到过铺子,你如何这么肯定第三道就是我刷的?”

王掌柜觉得有点不对劲。

钱画匠看向王掌柜,却见她眼神落在朱颜身上,好像在走神。

他咬咬牙,嘴硬道:“不是你还有谁?铺子里除了你我就是扎灯笼的李大郎李二郎两人,那日他们都不在,只有王掌柜在外头柜台上,大人不信问她就是。”

不对劲也只是感觉,王掌柜来不及多想就顺从地点点头,替钱画匠继续圆谎。

“还有什么说的?”杨县丞道。

朱颜却不慌忙:“当然有。”她看向王掌柜,“王掌柜,那几日连着下雨日子一样,你怕是忘了,六月二十五日一早我写完西市周氏跌打正骨药铺家的两只灯笼就走了。在此之前,我告诉过你,我住的院子里有位姓奉学子请我做了十三只桌案灯,他午饭前要赶车去邝州尹老先生府上拜寿……因而,那一日存放县衙下定六十只油面灯笼的排屋,我可是连进都未曾进去啊——”

林三婶都还能保持镇定,王掌柜却脸色大变。

“你是不是还想说,我是下晌去的?”

朱颜又看向钱画匠,见他唇角翕动,似乎要辩解,就先一步道,“那日一整日下雨,我都在家里并未出门,同一个院子东屋的两户人家都可以替我作证。”

“别说二十六日了,那日宋监工姨妹,也就是王家的小娘子托我做的卧屏需要改动,还正巧在王家发生了点误会,因而王家上下都能替我作证,不信,大可以去问。”

她早就察觉钱画匠有些不寻常的猫腻,并非只是少刷一层桐油这么简单,不过她始终没发现他到底是怎么做手脚的,因此就防备着他,只要他出去,朱颜一定不会久待,立刻找借口下工。

那日原本是走不了的,但巧就巧在她借着王小娘子的事向王掌柜告了假,去了一趟王家,给了自己不在场的证明。

钱画匠简直目瞪口呆,浑身冒汗,本就心虚的他此时已经连胡说八道都说不出来了,只能愣愣地看着她。

王掌柜又要张口时,朱颜也没放过她,又抢她先:“王掌柜还要说二十七日?”她笑眯眯的,“县衙是二十八日来取的灯,六十只灯笼就用了三斗半油,倒也用不着刷了,直接泡完了糊三层,只怕都用不完吧?更别提这样厚重的桐油,每多刷一次就要增加晾干时长,如此又泡又刷的油面灯笼能在一日之内晾干吗?”

“钱画匠,我倒还要请教你,三斗半的桐油可是全用了?莫不是你在哪里遗漏了一斗?所以这灯笼才只是被雨淋了就坏……大人宽和,若你不是故意的,想必他肯定会酌情处理的,你还是快些说实话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