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仙朝鹰犬 > 第92章 老二我来抢你人头了(第1页)

第92章 老二我来抢你人头了(第1页)

永昌帝通千面第三日。

连山信与张阿牛、汪公公联手,大破金鳞盟。

金鳞盟盟主池中物束手就擒,不敢有丝毫反抗,只敢大声求救:“我要见二皇子。”

连山信闻言乐了。

张阿牛与汪公公也乐。。。

雪原的风从未停歇,即便春雷已响过三遍,冰层深处仍传来低沉回鸣。那声音不像自然之音,倒像是某种被封印太久的记忆,在血脉里悄然苏醒。贺妙君站在“问心园”中央,望着那朵浮雕茉莉,指尖轻轻抚过石碑边缘。十年了,他不再每日去祭坛查验乌木匣,因为那颗由千万名字组成的心脏,早已不在匣中??它跳动在每一间夜塾的灯火下,在每一个敢于提笔写自己志向的少年眼中。

可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那一夜星辰重燃后,天象异变频发。南方赤霞连现七日,北方极光如血漫天;南陵书院藏书阁中的古卷无风自动,一页页翻至《归墟纪》残篇,墨迹竟自行蔓延,补全了一段早已失传的文字:“影不灭,律不死,唯心火可焚。”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各地碧玉堂接连上报??有孩童在梦中听见歌声,醒来时掌心浮现星砂痕迹,口中喃喃念着“我不愿签”。

贺妙君没有惊慌。他只是将《光志录》又抄了一遍,交给新任山长,然后独自登上观星台,点燃一支青檀香。香烟袅袅升腾,凝成一道细线直入云霄。他在等一个人归来,也在等一个信号。

三日后,月隐星沉,天地俱寂。忽然,乌木匣自后山祭坛震颤而起,寒晶台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光芒从缝隙中喷薄而出,映照整座书院。无数学子惊醒推窗,只见那光芒并非刺目金辉,而是温柔蓝白,如同春夜初雪落于湖面。

一道身影缓缓自光中走出。

她穿着旧时南陵书院女史的素白衣裙,发间别着一朵干枯茉莉,面容清秀却不显年轻,仿佛岁月与记忆共同雕琢出的模样。她不是幻影,不是残魂,而是真真切切、带着呼吸与体温的存在。她的脚步落在石阶上,发出轻微声响,却让整个世界为之屏息。

“卓碧玉……回来了?”有人颤抖着低语。

她停下脚步,望向远处观星台上的贺妙君。两人相隔百丈,却像跨越了千山万水才终于重逢。风吹起她的衣袂,也吹乱了他的白发。良久,她唇角微扬,轻声道:“阿君,我回来了。”

贺妙君拄杖的手微微发抖,却没有向前一步。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复活,而是某种超越生死法则的结果。她不是靠术法归来,也不是借轮回转生??她是被人间千万次呼唤、千万次选择所托举而出的存在,是信念凝聚成的真实。

“你带回来的那个‘第一位觉醒者’……就是你自己?”他问。

“是。”她点头,“我曾以为我是因天赋而反抗,后来才明白,我只是恰好成了第一个说‘不’的人。真正让我活下来的,不是星力,不是智慧,而是后来每一个重复这个‘不’字的人。他们把我从湮灭中捞了出来。”

话音未落,天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一道漆黑如墨的光柱自虚空中垂落,击中皇城方向。紧接着,钟声响起??那是昭明院最高警讯“九律崩鸣”,意味着秩序根基动摇,法则出现裂痕。

“他们察觉到了。”卓碧玉神色平静,“新的‘影律’正在重组,这一次,它不再以契约形式出现,而是试图篡改历史本身。他们会说,从未有过反抗,从未有过碧玉先生,一切自由都是幻觉。”

贺妙君冷笑:“那就让他们来试试。如今的孩子们已经学会问‘为什么’了。”

果然,不过五日,朝廷便颁布《正史令》,宣称过往百年皆为“迷乱纪”,所谓“榜乱”“影契”“碧玉先生”等皆系民间妄造之说,实则天下始终太平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凡传播“异端史观”者,贬为“思乱之民”,剥夺科考资格。

更可怕的是,一批自称“理正使”的官员奔赴各地书院,强行更换教材,删改典籍。有学生因背诵《光志录》被判罚劳役,一位老儒生当众撕毁《南陵春秋》,怒斥:“此书蛊惑人心,乃乱世之源!”

然而,就在理正使抵达南陵书院当日,迎接他们的不是跪拜,而是一场静默的守候。

清晨六刻,三千学子列队立于“问心园”前,人人手持一盏纸灯,灯芯燃着茉莉香油。他们不言不语,只是静静点燃灯火,然后将其置于石碑四周。微光点点,汇成一片星海,映照那朵浮雕茉莉宛如盛开。

卓碧玉立于人群最前方,身穿普通布衣,手中握着一本破旧手札??那是她少女时期写的日记,记录着第一次质疑榜单、第一次为贫民辩护、第一次梦见火焰中的熔炉。

理正使怒喝:“尔等意欲何为?抗旨不遵,可是要造反不成?”

一名少年上前一步,朗声道:“我们只是想记住一个人。她告诉我们,名字不该被抹去,记忆不该被替换,真理不该由权力定义。”

“荒谬!”理正使挥手,“历史自有定论,岂容尔等妄议?”

“那么,请回答一个问题。”卓碧玉开口,声音不大,却穿透全场,“如果历史可以随意修改,那你们所说的‘真相’,和当年的‘影契’,又有何区别?只不过一个用刀剑,一个用笔墨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