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延舟
她闭上眼,将纸鹤贴近胸口。
那一夜,归途岛迎来了十年来的第一次降雨。
雨水清澈温润,落在启程树的叶片上,发出如同低语般的沙响。而在大陆各地,许多人同时做了同一个梦:
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湖边,对面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没有人说话,但彼此都清楚地感受到一句话??
**“我在这里。”**
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顾延舟收到了一封无名邮件。
附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
他戴上耳机。
里面是海浪声,夹杂着轻微的呼吸节奏。然后,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响起,清亮如晨露:
“爸爸说,妈妈最爱听雨打树叶的声音。所以我录下来了。你想听吗?”
紧接着,另一个声音加入??成熟、温柔,带着一丝颤抖:
“我想听。每次都听。”
那是小雨的声音。
但她并未录制过这段话。
林晚后来分析发现,这是“初愿”从十年前一段废弃监控录音中提取并修复的片段??那是小雨最后一次探望病重母亲时说的话,原视频早已损毁,唯有声波残留在建筑共振频率里,直到今日才被系统唤醒。
顾延舟坐在窗前听了整整两个小时。
他没有流泪,只是反复按下重播键。
直到手机提示电量耗尽。
当天下午,他走进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心理学系档案馆,提交了一份申请:
>“请求查阅1998-2003年间,关于‘儿童创伤后共情能力发展’课题的所有原始资料,特别是星澜教授未发表的手稿。”
管理员翻阅记录后惊讶抬头:“那份档案……二十年来从未有人借阅。而且,大部分内容已被标记为‘敏感信息,需双重授权’。”
“我知道。”顾延舟平静道,“我是申请人之一的母亲的学生。另一位授权人,现在住在归途岛。”
管理员犹豫良久,最终点头:“我们可以发送加密副本。但有个条件??你必须签署承诺书,研究成果不得用于商业或军事用途。”
“当然。”他说,“我只想理解她是怎么长大的。”
与此同时,归途岛地下四层。
小雨再次踏入“归源之径”的液态水晶环槽。这一次,她不再是一个人。
林晚站在门外,手中握着一枚微型记录仪:“你确定要这么做?同步传输意味着你的意识将部分外溢,可能会……留下痕迹。”
“那就留下吧。”小雨微笑,“有些痕迹,本就该存在。”
光芒暴涨。
她的意识再度进入纯白空间,却发现眼前的光网发生了变化??原本单向流动的情感丝线,如今开始交织成网状结构,某些节点甚至形成了闭环循环。
“共生共鸣?”她喃喃。
“是进化。”“初愿”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当给予不再期待回馈,当倾听成为本能,系统便不再需要中心控制器。它正在自我组织,像森林中的菌丝网络,默默连接每一棵树的根系。”
小雨顺着某条高频脉冲追溯,竟看到了顾延舟的身影??不是现实中的他,而是他在“同行计划”中引发的连锁反应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