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天龙人,同龙不同命 > 九霄音动(第2页)

九霄音动(第2页)

张天作跪地一拜,“我邺国诸侯素来平起平坐,家父不忍开此先例,还请陛下恕罪。”

“张鸢纵然要守着君臣之礼,但也不该这般迂腐。”献帝说着,身子也缓缓从御座上挪开,拿起紫薇七星剑,走到张天作身旁,将他扶了起来,“天作,今日你父亲不在,朕也取个巧,硬要将这紫薇七星剑塞给你。”

“天作寸功未立,不敢受此重礼。”

“朕有个心愿。”献帝侧目瞥了瞥江王,用力闭了一下眼睛,“这也是阿晏一直以来的心愿。这九霄遗音琴,是朕与贵妃定情之物,贵妃去后,阿晏遍寻四海乐师,却再无一人弹得出她的那曲国乐。”

“这具琴本名为九霄琴。废妃高氏,失恩于父皇,擅毁皇族传世之四灵音。杨贵妃凭此琴奏出四灵音之仙乐,故而父皇赐名九霄遗音。”城阳公主淡淡笑道,“国乐《一品当朝》乃是贵妃早年所作,听说曲调忽高忽低,乐师们为习练此曲不知拨断了多少根琴弦。还是不要让张三公子尝试了,万一损了杨贵妃的爱琴,父皇又该心伤难寐了。”

江王看着对面绕是镇定的太子与六皇子,不难猜出,定是他二人将《一品当朝》部分曲调编入今日的曲乐中,才令圣上回忆起往昔。拱手告罪道,“儿臣将此琴赠予张三公子,是希望母妃爱物可尽其用,不想此举反令父皇触了旧事,是儿臣不孝。”

《一品当朝》是精工之曲,张天作若弹不出,怕也只觉是江王在有意为难他。

太子又怎舍得放弃眼前的机会,趁机浇油道,“江王弟,父皇与贵妃娘娘是因此琴曲结的缘,贵妃去后,父皇常叹贵妃虽去,但其魂魄仍寄于琴中。你多年未有子嗣,想来也是因贵妃娘娘芳魂未鸣之故。”

六皇子正玩着酒盏,乍一听,不禁笑出了声。

“我有没有子嗣,与琴何关?”江王反声道,许是被戳到了痛处,急得他竟跳起了身。

献帝摆手示意江王落座,“阿晏,阿昆也是说到了点子上。阿昆已有两子,而你身边,至今还空落落的。”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1】弦断了,还可再续,曲子绝了音迹,贵妃之魂真就无从寻了。”六皇子提着空盏,满面是笑地说道,“久闻张三公子琴剑双绝,不知可否再现此绝音,以慰圣心?”

张天作迟顿片刻,“微臣愿意一试。”

献帝微微一笑,说道,“来人,取《一品当朝》曲谱来。”

张天作接过金箔裹制的曲谱,对着高低急转的曲调并不意外。

这曲子虽是经杨贵妃之手弹出,实则却非杨贵妃所作。

作曲之人,出自音律大家,得知凤门四灵音被毁,便仿着四灵音的音韵,创了此曲,还特意打造了一具九霄琴,以乐天颜,而后精心传授于家中小妹。

无奈小妹在学成此曲后,逢白陵张家的长公子张鸢上门提亲,其妹自是芳心暗许。那作曲之人改调教起自己最为得意的门生,待她学成后,送往凤临杨家,以官女之身入宫为妃。

献帝虽不知江邑潘氏君侯在背后的这番运作,但张天作却是心知肚明,此曲除了逝去的杨贵妃,确只有有数几人可以弹出。而他,自幼得母亲亲传琴艺,正在此之列。

此时,侍女已置好九霄遗音琴,设下宽座。

张天作款款起身,先是向献帝拜去一礼,“天作献丑了。”

张天作缓缓抬起手,轻挑银弦,金声玉振,琴音忽高忽低,极尽变幻,时而回旋婉转,温柔雅致,时而慷慨激昂,热血如沸。恍恍中,好似是五六具瑶琴在同时奏响一般。

曲调越转越高,可九霄遗音琴的韵音却是毫无费力地向上直转如飞。

江王又惊又喜,此前他也试奏过此曲,弹至几处低音,调声粗微不成,在高音尖锐之际,铮的一响,一根琴弦应声而断,待再试过几个音后,只觉自己弹的波波折折,十分难听。

可这《一品当朝》在张天作手下,不仅珠玉跳跃,此鸣彼和,每个音节亦是清越疏耳,如群艳争春。

楚英、陈雅安等不识音律之人,也不禁驰心静赏。

一曲抚罢,赞声四起。

献帝高座在上,衷心赞佩道,“果是名副其实的小剑仙,不,依朕看呢,还是位小琴仙。”

太子面色微变,噤住了声。六皇子微含笑意,紧忙替太子言道,“儿臣说的如何,张三公子果然再现了杨贵妃之绝曲。”

江王亦是惊艳,趁着献帝触曲生情之际,目光即刻莹润起来,“父皇,儿臣失仪,听到好的曲乐,总是会想起母妃。”转又抹了抹泪水,对张天作道,“天作,本王真是与你心念相同,九霄遗音琴到了你手,也算是对母妃之托有所交代了。”

“孔雀东绕,大鹏西迂,旋目奋翼,崇岩飘摇。叠嶂之间,有鸟出焉,状皆比巨鸡,光泽多彩,若霓虹当空,迢迢随之,见丹水焉,是为梧桐之洲。”

一声音毫无征兆地从皇子位席间传出,那嗓音像是陈酒滑过青石小砾,低沉中亦有顿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