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济和彭金泉拉着张明浩,说起了安伯驹的地位和影响力。
张明浩则完全不在意。
他一句话就让两人无话可说,“我和杨学文的矛盾,众所周知了。而且,我才多大?”
崔济和彭金泉对视一眼。
仔细一琢磨,发现张明浩还真不怕得罪什么学术圈大佬。
普通学者做研发就会碰到申请项目的问题,尤其是做同一方向研发,项目评审都是个大问题。
像是他们这种职称级别,再往上评院士,也是需要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投票表决的。
只有争取到足够多的票数,才能在一众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评上院士。
两个都是大问题。
张明浩反倒没有这个问题,甚至说朱炳坤的实验团队都不怕,他们的项目已经被卡过一次了,转而申请了东川省的省科学基金项目。
最重要的是,他们团队还拿出了重大成果,科技部都要开会让自然科学基金追加千万经费。
换一个团队,情况绝对不一样。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卡,省里的重点支持也申请不到,最多只能申请个小的项目支持,后续研发肯定会碰到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不足,实验做不了,也不可能有什么成果。
最后就落了个惨淡收场,而一个没有成果的项目对于个人和团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只要有能力走遍天下都不怕。
再一个就是年轻了。
张明浩真的是太年轻了,他还不到24周岁。
这个年纪上绝大部分学者还只是博士生,甚至硕士都没有毕业,他的年纪怎么会怕一个老院士?
熬都能熬死。。。。。。
张明浩可不管那么多,他也没想过这么多问题。
做人,心情舒畅最重要。
他去前台办了个入住,再回来就拉着彭金泉谈起了高温超导理论机制的问题。
现在是来首都参加科技部的会议,但也可以趁机交流学术,彭金泉是凝聚态物理超导领域的顶尖学者,和这样的学者交流的机会可不多。
张明浩拉着彭金泉谈了有一阵,后来看看时间,干脆拉着他一起去了酒店餐厅,点了好几个菜请吃饭。
吃饭就是一边吃一边谈。
彭金泉都被张明浩问的有些烦躁,但面对一个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尤其对方还在科研上有重大成就,感觉根本就拒绝不了,只能一直说,一直说。
这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彭金泉最后很无奈的说道,“这样吧,等明天开过了会,你们可以去我们研究所参观,我再详细讲讲高温超导的研究。”
“那就太好了!”"
张明浩满脸笑容的应了下来。
彭金泉见张明浩不再追问,也终于能停下饭局,回酒店房间安静一会儿。
他心道怪不得张明浩能研发出如此重大的成果,真是有问题就一直问,一直问,都根本讲不完。
对方的理解能力还特别强。
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他说了大量专业领域的知识,一大半都是非常深入的内容,甚至说了一些没有发表过的,推测性的内容。
如果再不停下来,他感觉大脑里的知识都被掏空了。
科技部的会议定在了上午九点。
张明浩、朱炳坤一行人,八点多来到了科技部。
他们先去主楼一侧的小厅排队领了工作牌,然后直奔主会场而去。
一行五人中,薛坤、陈帅以及韩晓旭都是生面孔,他们到这种场合根本不认识人。
朱炳坤相对好一些,刚出了小厅就和一个教授寒暄,似乎是同做锡烯方向研究认识的。
张明浩是唯一的熟面孔,他被很多人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