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尸言证词 > 藏影(第1页)

藏影(第1页)

调查陷入僵局。康达医疗方面对与赵伟的接触矢口否认,声称可能是赵伟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赵伟的财务状况正常,没有大额不明资金往来,个人生活也似乎没有异常。那通来自酒吧附近的太空卡电话成了断掉的线索。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法医那边传来了新的发现。在对赵伟衣物进行更精细的勘查时,在其西装外套一个极其隐蔽的内衬褶皱里,发现了几颗比之前指甲缝里更微小的、同类型的金属碎屑,并且附着了一种特殊的硅基凝胶残留物。

“这种凝胶,”法医在电话里语气带着兴奋,“通常用于高精度的电子元件封装或某些生物组织的临时固定,具有极好的绝缘性和稳定性。它不应该出现在一个项目经理的西装内衬里。”

司编年立刻召集人员:“重点排查所有能接触到这种特殊硅基凝胶的场所和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医疗研发机构、精密电子厂、甚至是一些高端的地下实验室。”

蔺才离则盯着证物袋里那些微小的碎屑和凝胶残留,眉头紧锁。“封装……固定……”他喃喃自语,忽然抬头看向司编年,“如果……那些金属碎屑,不是来自外部环境沾染,而是来自他体内的某个东西呢?”

“体内?”司编年一怔。

“记得技术总监说的吗?他们研发的是可植入式传感器。”蔺才离的眼神锐利起来,“假设,赵伟体内被植入了某种未经授权的、或者处于实验阶段的传感器,而凶手通过药物诱发他的极端恐惧,目的就是为了收集这种极端状态下的生理数据……那么,这些金属碎屑,有没有可能来自那个植入体本身?比如,在植入或后续某种情况下,产生了微小的磨损或崩解?”

这个推测大胆却惊人地合理。如果真是这样,那意味着赵伟可能是在非自愿、或者在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某个疯狂实验的“小白鼠”。

“立刻申请对赵伟的尸体进行更深入的扫描和检查,重点寻找非医疗目的的微型植入物!”司编年果断下令。

就在警方紧锣密鼓地安排对赵伟尸体的二次检查时,技侦部门在对赵伟的个人电脑和公司项目资料进行深度恢复和数据挖掘时,有了一个意外发现。

在赵伟电脑的一个加密分区里,找到了一批被删除的邮件和实验数据片段。邮件往来对象是一个匿名的加密地址,内容涉及一些非常规的生物电信号采集和情绪映射算法。而实验数据片段,赫然是不同状态下(平静、紧张、兴奋)的人体生理参数记录,其采集精度和维度远超市面上公开的技术水平。

最关键的是,在一段被多次覆盖删除的数据底层,技术人员恢复出了一个模糊的、未完成的三维结构图——那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结构复杂的、由记忆合金为主要材质的微型装置设计图,其形态与蔺才离猜测的植入体高度吻合!

“这个匿名地址的反追踪非常困难,对方是高手。”技侦人员汇报,“但我们可以确定,赵伟私下在与这个神秘人合作,进行着某种超越公司授权范围的‘副业’研究。”

“副业研究……”司编年沉吟,“是被人利用,还是主动参与?”

“从邮件语气看,赵伟初期很兴奋,后期则变得有些焦虑和不确定,似乎对项目的某些方向产生了疑虑。”技侦人员调出几封邮件片段,“他在最后一封已删除的邮件里写道:‘这超出了底线,我不能……’后面内容被彻底销毁了。”

“看来,他的死,很可能与他想退出这个‘副业’有关。”蔺才离冷声道,“凶手在他体内植入了那个装置,通过药物诱发恐惧收集数据,而赵伟的抗拒,导致了他被‘清理’。”

凶手的画像逐渐清晰:具备顶尖的生物医学、电子工程和化学知识,拥有独立的秘密实验室或能接触到高端研发资源,心理变态,对“恐惧”有着科研式的痴迷,并且行事谨慎,擅长利用技术和网络隐藏自己。

“排查全市所有具备相关研发能力的个人和机构,包括那些挂靠在大学或大公司下面的独立实验室、被开除的天才研究员、还有那些在灰色地带游走的‘科学狂人’。”司编年感到压力巨大,这样的对手,比拿着刀的疯子更难对付。

就在警方扩大排查范围时,第二起案件发生了。

死者是一名女性,自由职业插画师,名叫苏晴。死因同样是注射肾上腺素与箭毒木苷混合物,死亡地点是她自己的工作室。死亡表情与赵伟如出一辙,极致的恐惧。现场同样没有明显闯入痕迹,工作室的门锁是高级电子锁,记录显示只有苏晴自己进出。

不同的是,在苏晴的指甲缝里,没有发现金属碎屑。但在她的电脑里,技侦人员发现了与赵伟电脑中间名加密地址的通信记录!内容同样是关于情绪与生理信号关联的研究,苏晴负责提供一些艺术化的数据可视化方案。而她最后的一封邮件,也表达了类似的不安和想要退出的意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