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炮灰表妹刀疯了 > 博古斋(第1页)

博古斋(第1页)

夜色如墨,清冷月辉泼洒在京城纵横交错的巷路上。

楚绢穿一袭湖蓝锦袍,一只羊脂玉冠将三千华发高高束起,偏偏特意留了两缕碎发垂在额边,既掩了几分女气,又添了点少年的漫不经心。

为掩去女性天生的柔和轮廓,她特意将修眉化得浓重,添了几分少年郎的英挺锐利。

她手持一柄折扇,就这样神色悠然地往京城最繁华的街市走去,路人见之,纷纷慨叹不已:如此翩翩少年郎,偏偏也生就一副放荡不羁的年轻公子哥习气,不学文、不习武,大好年华都要虚掷进那销金窟。

若细究几分的话,又发觉这纨绔公子却与一般人不同,走路时脚步极轻,且专拣那些狭窄逼仄的偏僻巷子穿行。

不似人,倒像鬼。

路人打了个冷颤,急忙脚步匆匆地回家去了。

这鬼魅般的身影走过一条弯曲曲的长巷,避开两名巡夜的武侯,又穿过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窄巷,最终——停在一处不起眼的院门前。

这院子从外面看起来与寻常民宅无异,推门而入,墙根处甚至堆着半筐新柴。

即使有人不信邪,硬要入室打探,也只能看到几间最平凡的京城民宅。

唯有楚绢知晓,这宅院的南墙后藏着一条密道。

她俯身,指尖掠过平整的地砖,在其中一块上轻巧几下,不过片刻,她面前看似平平无奇的民宅墙壁竟无声滑开,露出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门。

门后是漆黑的廊道,隐约传来微弱的、风的气息。

楚绢侧身而入,墙壁在她身后无声合拢,仿佛从没人来过。

廊道两侧每隔几米便嵌着一盏长明灯,橘黄色的光焰跳跃着,将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楚绢足尖点地,身形轻盈地避开廊道中预设的机关,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便看到廊道尽头出现一扇遍布云纹的石门。

她从腰间取出一枚小巧至极的玉佩,轻轻嵌入云纹中的缝隙,繁复的云纹竟完美包容了这块玉佩,随着玉佩在其中转动,自墙壁内传出“咔哒”一声轻响,石门应声而开。

门外亦是一间陈设简单的民宅内室,只是陈设更上档次,空气中亦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屋内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仆,见楚绢进来,躬身行礼,声音压得极低:“主子,都安排好了。”

楚绢颔首,道了声:“李伯辛苦。”被便掠过室内的八仙桌,径直来到墙角的梨花木大柜前。

拉开柜门,柜内却并没有存放物品,而是在深处藏着一道极为平坦的暗门。

推开门后,竟是通往地下、一眼望不到头的阶梯。

楚绢点起火折子,一步步朝下走,头上传来阵阵潺潺流水声,那是穿城而过的京河。

走过京河河道,阶梯也走到最后一阶,面前重又出现一条向上的阶梯。

楚绢拾级而上,走到尽头,又是一扇窄小的暗门。

通过这扇门,便是她平日号令心腹、处理事物的所在。

屋内陈设比上一间密室更为雅致,梨花木案上摆放着上好的笔墨纸砚,两侧立着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卷。

楚绢刚踏入密室,门外便传来三声短促、一声绵长的叩门声,正是她与心腹约定的讯号。

“进。”楚绢的声音平静无波,褪去了方才行路时的警惕,多了几分上位者的沉稳。

四名身着青衫的男女鱼贯而入,为首的青年二十岁上下的年纪,眉目清朗,气度沉稳,进门后率先向楚绢行礼:“博古斋首席拍卖师沈嫣红,见过大掌柜。”

楚绢喝了一口茶,问道:“上个月的账目可总出来了?”

青年朗声道:“上月博古斋共收入古董一百一十七件,举办拍卖会三起,拍出古董九十三件,卖得银子二十一万五千两百一十八两,金子一千八百一十四两,抵账的布帛、铜钱等折合银子一百五十六两。净得货钱、佣金共三万八千一十五两,刨去店里日常开销,净得三万一千八百两。”

楚绢点点头,“这个月生意做的不错,你辛苦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