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淮阴县主·邯郸道 > 璞玉蒙尘(第2页)

璞玉蒙尘(第2页)

两日后,她的预感应验了。

宫里传来消息,大齐迎亲使团比计划中早了一月时间到达金陵,昨日大齐二皇子慕容隽、使臣楚俞及其随从均入住使馆。明晚大魏将举行晚宴迎接使团,众士族高门皆须出席。

金陵城中一片哗然,这是近十年来两国间第一次有如此正式的外交往来。

传闻这次大齐二皇子来访,并非寻常的使臣出访,还事关去年秋萧迦叶大败齐军后,两国签订的停战协议。原本齐军以割让上庸、南阳郡为条件停战,后又追加了“送大魏公主和亲”这一条,同时大齐附上巨额聘礼才将此事谈妥。

这次二皇子前来不仅是为了迎接和亲公主,护送聘礼,还将与大魏商议边境通关贸易事宜,不仅关乎两国和睦,更涉及国计民生,故魏帝尤为重视。

自二皇子到来,魏帝便派都护大将军华琰亲率精兵守卫使馆,力保二皇子等人的安全。今日宫里旨意下来的同时,桓俭也得到通知被提前调入宫内协助华琰。

桓徵是听到诏书才来桓清与处回话的,桓俭对于上任已有准备,此时恐怕即将出发。桓清与立即吩咐桓徵,“去跟大公子说请他晚半刻出发,我为他送行。”一面立即回到寝房中,在一处暗格中取出金丝软甲,用葛布装起来,再让连云将前一段时间帮桓俭做的大氅拿出,盖在金丝软甲上,一并抱在手中去了隔壁苍梧苑。

刚进苍梧苑的门,就远远看见桓俭着一身武官服饰自室内走出来。桓清与双手抱住大氅,快步上前。

“我正打算去你院中辞行,你怎么还特意过来一趟?”桓俭笑意浅浅,如煦日暖风。

桓清与走上前,把他拉进室内,嘴上一边轻快地唠叨着,“前年起我断断续续给你绣了一件大氅,蚕丝面,里子用的兔毛,看着不厚,却暖和得很。现在天气乍暖还寒的,晚来起风了也好避避寒。”说完,又把包着金丝软甲的大氅双手递到他手中。

桓俭原本满眼宠溺的笑容,瞬时多了几分警觉,“这是?”

“金丝软甲。”桓清与说道,“大齐二皇子是齐帝最宠爱的儿子,既是太子党,又是继承人的有力竞争者,大齐数子夺嫡,党争激烈,他此来必会掀起一番风浪。你明明还没上任,他们就派你去护卫使馆,其心之险恶,昭然若揭!”

自她及笄,桓氏的暗卫组织和情报网络有一部分交到了她手中,三国间的众多内部情报,她多少知道一些。这个关头谁都知道这份活是个大麻烦,一群老狐狸竟然将哥哥推上去,她更是忧心不已,“哥哥你这段时间一定要小心行事。”

桓俭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微微低头对她笑道:“好,我会好好保护自己的,回来后给你检查。你在府里也不用太过担心,为兄不才,这点情况想来还是可以应付。”

“才不是,哥哥是大魏最厉害的剑士、将军,文武全才。”她对于桓俭的骄傲和崇拜瞬间醒悟过来,冲散了之前满心的忧虑,又指了指手中的东西,“但这个你还是收好,以备万一。”

桓俭依旧笑着,双目看着她说道,“多谢清与。”

“好啦,你快去吧,师父最讨厌不守时的下属了。”她推着桓俭的后背出门,一起朝府门走去,直到桓俭的背影消失在街道尽头,才转身回府。

接下来这一日,桃花扇和月绣庄的门槛终于有时间换新的了,因所有高门子弟都在为明日的晚宴做准备,没空去踩。从泡温泉润肤,到挑选衣裳,试妆容,选配饰,从今日白天算起,这一天半的时间应该刚好够用,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桓清与也不例外,邀了连云和碧芜到桓俭的苍梧苑泡温泉,一边赏月一边喝点桃花酒,晚间又试了试琴。

“小姐,你说这大齐二皇子长什么样呀?大家都说他美得不像凡人呢。”碧芜在她身边,一边拿粗布擦拭剑鞘,一边问道。

“可能他们大齐美人太少了吧,才传得神乎其神。我看着,和乐府令差不多。”桓清与试了几个音,没有多大兴致,猜想明天大家应该会很积极地献艺,肯定轮不到自己献丑。

“如果长成乐府令那样,跟仙人也差不太多了呢。”碧芜笑道,“不过要我说,还是咱们大公子最好看。”

“嗯嗯,此话在理。”

桓清与将连云唤上来,三人团坐在露台上闲聊。

碧芜对皇家辛秘如数家珍,原来这二皇子和太子即大皇子乃先皇后所生,但如今的皇后宠冠六宫十数年,又育有三子一女。众皇子之间已分成三派,太子党即是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是双生儿,却从小不和,三皇子与五公主同一阵营,四皇子则与最小的六皇子同一阵营。彼此之间争斗不休,搞得大齐皇宫内乌烟瘴气。

此外还有几人与大齐皇室关系颇为紧密,一位是皇后的外甥女千昭,被皇宫内外称为奇女子,年方二十便入内阁,有望成为三国间第一位女相;一位是楚俞,也就是这次来到大魏的使臣,他是丞相之子,与二皇子素来亲近,也是太子党,在朝中颇有声望。还有一位女将军潇南,曾平定漠北战场,传闻其实力可与桓俭、萧迦叶匹敌。

“不过各路人马说辞不一,大齐的人说潇南和萧将军不分伯仲,大魏的将士们都说其功力远不及萧将军,但那场战役在潇南赶到之前,将军已大获全胜,究竟两人武力相差多少,大家都没有实证。”

碧芜是桓家暗卫的首领之一,比桓清与长四岁,是大魏和南越战争中的孤儿,尚在襁褓之中就被萧漪清捡到,自小被暗卫组织教养长大。五年前,碧芜来到桓清与身边,一边负责情报联络,一边在她身边作为贴身侍女和护卫,两年前,上任首领远嫁,她才接任。

因桓清与一向不太计较主仆之分,故此刻三人月下闲谈,碧芜挑了些无关紧要的奇闻逸事来消遣,比如千皇后原是二十年前的数典阁美人榜榜首、三皇子和四皇子是早产儿,以及五公主和三皇子各自数不尽的桃色传闻。。。。。。听得桓清与和连云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远嫁大齐一事,凶多吉少。一旦陷入皇室纠纷,胜,或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败,则是香消玉殒,万劫不复。”桓清与感慨道,“听闻舅舅在宗室旁支中挑选了一适龄女子作为和亲公主,此事对于在朝中无所作为的父兄来说自是一大功绩,于她自己而言,却是一个迷雾重重的未来。”

“此次和亲,原定是嫁给大齐太子,这位太子倒是颇有仁德,很受朝臣拥戴,说不定是一位不错的夫君,也算不幸中的万幸。”碧芜说道。

“但愿如此吧。”桓清与道。

因自小听着母亲征战沙场的故事长大,她一直认为自己长大后也会和男子一样屹立朝堂,或驰骋疆场,嫁娶之事,好像离她很远。但今年她已年满十七,掰着指头数数,却也不远了。

耳边忽然响起那句“璞玉之资,奈何蒙尘”。。。。。。不过一瞬,她摇了摇头,眼中只余夜空中一轮朦胧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