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她山之玉 > 虎离山(第1页)

虎离山(第1页)

月至中天,内巡司内仍灯火通明。

“去取新订的名册来。”

贺玉坐在灯下,身上披着件深色的外袍。领口处一圈毛发,随灯影流动漾开层水似的柔色。

这衣袍光泽内蕴,凝而不浮,本是件不可多得的服饰,燕九却觉得眼熟。他领命去文房的路上,看见铢铢坐在案头舔毛,方才想起:那不是猫搭窝用的衣服么?

怪不得有如此多的浮毛。

想起陆公的命令,他没做耽搁,拿了名册就立即回程,与暗处的燕子眼神交接后,重新回到了灯下。

连日未歇,贺玉案头堆满了杂物,随意指了一处让他放下。孰料书册堆积,被这一放掀了半边,纷纷朝地上泼去。

燕九眼疾手快拦了几张,地上却仍有不少“漏网之页”。他抬眸,发现贺玉不知何时停了笔,正安静看着他。

一时间心提到了嗓子眼。

“我脸上有字吗?”贺玉问。

“属下知罪。”

燕九迅速收捡起来。他粗粗扫过这些书页,大多是“青萍诗案”的遗留,字字愤慨,或斥责朝廷,或悲怜民生。一些欢场上的淫词艳曲不伦不类夹在其间,但细看来其实讲得都是同一件事。

无外乎邪魔当道,阉人窃权。

贺指挥先前南下,在漳州杀了一批带头的诗会成员,暂时压住了这股风气。只是还未来得及向陆方禀报就出了这等事,这些诗赋被暂搁在了案头,今日燕九这一翻才终于叫它们探出头来,见着了中州明珠的面。

只可惜到了临淮,也没人能将它们呈上圣人案前。

燕九小心将这沓书页交还贺玉手中,对方垂眸翻看了几页,眸色沉沉,说道:“做不好就回去向陆公复命,我不需要添乱的影子。”

信使只需传讯即可,最初一批燕子多是些天残地缺者,后成闻风一部,这规矩也叫更高的规矩打破了。

此刻,贺玉喝住了燕九的辩驳,冷声道:“少言。”

影子暂归暗处,她手指轻捻了几页纸纹,蘅娘传来的词曲落在其间,毫不起眼。

这类纸由章泉府传入中州,片纸之价过于明珠。肌理柔且韧,墨落其上,不漫不滞,颇得文人之心。眼前这张混在一堆章潮宣之间,竟显得有些失色。

纸纹呈南境新兴的几样纹样之一,贺玉很清楚它的意思:逐流。

——顺势而为。

南境未必会比临淮太平,她不禁思量:“一向忠于天子的棣州尚敢表露不臣之心,其他藩镇呢?梁承走这一步,当真是一时兴起吗?”

台、邢二镇的前路就摆在这里,谁为螳螂,谁为黄雀,已经不是解决一个漕运案就能了结的问题了。步云程已回了帝都,秦简之必定不会坐以待毙。

是否谋杀“梁琢”还是其次,他要想扳倒陆方,势必还会与棣州合谋。当下按倒葫芦浮起瓢,唯一能借的势就只有秦简之自己掀起的这一股。

贺玉无言,心中已有定计。她将诗词整理好压在案头,翻开手边西郊禁司的名册着手誊抄,这些天亮前还需得整理完毕报与陆方知。

此番不歇,月华似水流照,横亘于江陵水道之间。

津平往北二十里水路都被照得亮堂堂,泼银凝霜,当中浮着数盏火星。自峡口下望,疑有天河锦绣垂落人间。

这峡原称作“绊龙潭”,名字听来十分唬人,实则是中州十二奇景之一。

建平元年,它尚是条极峡的的山口。太祖追击澄川府叛军,行至津平北,却被阻隔于山前。欲要继续行进,非弃战舰不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