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本城主纳个太子妃又何妨 > 醒神(第2页)

醒神(第2页)

辛师没再为难柳文渊,这事确实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她的指尖划过战俘名册,忽然想起什么:“负责押送这批人的北狄交割使呢?现在何处?”

“回大人,”崔同难得犹疑了一下,“交割使将名册交给我们后,就……就走了。”

“走了?”辛师没料到这个答案,将手中卷册重重拍在案上,“谁准他走的?”

崔同苦着脸,解释道:“没人准……下官的意思是,那交割使根本就没进大通城,只在城门口递了名册,便自行离开了。”

人没进大通地界,腿又长在别人身上,是去是来……自然不需获得批准。

辛师简直气笑了——这北狄办事,简直如同儿戏!先是不请自来,不声不响把几百号人往她城门口一扔;而后甚至连声招呼都不打,丢下一个破名册就拍屁股走人?这是哪门子求和态度?这跟半夜窜到别家门口拉完屎,留张纸条说“自己收拾”有什么分别?

她拳头不自觉握紧又松开,深吸了口气,压下心头火气:“现在什么时辰了?”

“寅时三刻,大人。”

那就是离天亮上值不到一个时辰了……辛师想了想,下令:“去把其他人都给我叫起来。”

“是!”“是!大人!”

柳文渊、崔同异口同声,应得格外响亮。

辛师奇怪:“我是吩咐下人去,你们俩应什么?”

崔同嘿嘿一笑,搓着手:“大人,我俩也去,人多……力量大嘛!”

柳文渊赶紧附和:“正是!大人为咱大通城彻夜操劳,他们是怎么好意思高枕安眠的?!大人且稍坐,下官这就去把诸位同僚‘请’来,为您分忧!”

辛师看他俩一副“绝不能只有我们自己被吵醒”的义正言辞模样,心下好笑,摆摆手让他们去了。

两人脚下生风,那迫不及待冲出去的架势,活像生怕让同僚多睡一秒都是自己的失职。

……

不到三刻功夫,大通城各部官员都被从温暖的被窝里薅了起来,一个个睡眼惺忪、懵懵懂懂地被“请”到了明政堂。

待听明白发生了何事,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瞬间清醒。

此事看似主要关乎户房与城防,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足以影响整个大通城的运转与民生。

“如何处置城外战俘……我想听听诸位的高见。”辛师端坐上首,淡淡开口。

这群人身居不同职位,利益考量各异,所以不消辛师多言,自己就先吵成了一锅粥。

文房主簿蔡方习抚着花白胡须,连连摇头:“依老夫之见,无朝廷明文,断不可放行!法度岂容儿戏?”

“蔡大人说得轻巧!若是不放行,便可由得他们在大通城外自生自灭么?还不是得靠官府统一管辖安置!”仓房主簿钱谦立刻从怀中掏出他那把玉质小算盘,拨得噼啪响,语似连珠炮。

“你可知今年因北边蝗灾牵连,我大通府库赤字多少?且不算那些个零散流民,光这三百余人,待朝廷公文下来,少说也得待个十天半月。人吃马嚼,你算算要多少银子?州府不批,钱从哪儿来?您老给垫上?”

蔡方习被噎得老脸通红:“你……荒谬!黄白之物,岂能凌驾于国法之上!”

钱谦翻了个白眼,冷笑一声。

蔡方习梗着脖子又道:“……大通城地处关口,富商云集,即使州府不批,难道就不能动员他们捐点银子?”

“哎呦,蔡大人此计甚妙!”钱谦面无表情鼓了两下掌,眼里却尽是讥讽,“那些商贾与城外之人非亲非故,凭什么自掏腰包?”

“哦——我懂了,”钱谦故作恍然大悟,“定是蔡大人文章锦绣,足以感天动地,让他们哭着喊着把银子塞您手里。那这募捐重任,非您莫属啊!除了您,谁还有这通天本事?”

辛师没忍住,“噗嗤”笑了一声。

这钱谦的嘴,还是这么毒。不过他所言也是实情,今夜全靠裘轻舟救急,而若是要长期安置,府库根本无力支撑。

“大人,”钱谦转向辛师,拱手道,“下官倒觉得,与其劳民伤财在城外扩建,不如征调城内几处相邻客栈。”

辛师挑眉,示意他继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