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改命 > 林员外家(第1页)

林员外家(第1页)

第二日酒醒后,阮苹忍着头昏爬起来去厨间寻水喝。

灶上留了清粥小菜和醒酒汤,还有一张写了他又进山捕猎的字条。

透过清俊有力的正楷,仿佛又被他贴身环抱着,昨夜自己醺醉后的行事霎时回现,她当即面红耳赤得能滴下血去,简直想寻个地洞钻进去了事。

是从未有过的慌乱忐忑,并不好受。

好像自己变得很陌生,她本能地只想排斥。

胃里反覆着想吐,念着还要去浔溪县里办正事,她没动粥菜,原样用纱布盖回去后,端起解酒汤捏着鼻子一气灌了下去。

醒酒汤效用颇快,等她收拾好要带去绣坊换钱的汗巾荷包,清点包好银钱立在后院时,头昏的感觉已好了许多。

想到煮这汤的人,她心中黯淡下来,虚掩柴门的动作却没一丝迟疑。

往隔壁药庐搭上诸葛师徒的驴车时,那点子黯淡灰心就转作理智。

驴车哒哒笃笃穿过乡野土路进了浔溪北城门,她和诸葛洪两个慢悠悠叙着来日闲话,小墨坐前头赶着驴。

救命酬谢的事,阮苹没有瞒着他们爷俩。本就是诸葛洪解的毒,当她说了要分出三分之一的酬劳给他们,诸葛洪不肯要,两个推拒半日,才终是议定了,若最后她真能得一百五十两,就先办好姐妹两脱籍立户的事,往后等小墨成家时,她再出三十两。

整个过程,诸葛墨都没怎么应声,只在最后听得三十两时,背着身颔首道:“姊姊放心,墨儿往后定寻个好媳妇,让她也孝敬你。”

驴车一个颠簸,阮苹扶稳诸葛洪,含笑纠正:“傻孩子,你照拂阿翁便是,浑说什么孝敬我。”

进了城,师徒两个先把她送到兴隆钱庄,等她成功换出五十两碎银后,又把人送到城南绣坊门前,才赶着驴车折返去求医的病患家里,商定了一个时辰后往林家大宅相会。

在绣坊换银子时,听得萧公子从苏州织造局回来了,有相熟胆大的绣娘撺掇阮苹等上一等,说是一会儿萧公子就要来绣坊和天竺商人谈绸缎买卖。

提到萧公子,阮苹脑子里就浮现出一个疏风朗月的矜贵面目。江南织造萧家的子弟,那家嫡支可是能通天的人物。

自知之明么,她还是有的,同绣娘们闲话两句后,就告辞往林家去了。

后头的事,却是出奇得艰难不顺。

林家的大宅子就在绣坊前头巷里,她袖着六十九两巨款空手走着,就穿着日常自家裁的薄麻裙,这几条街巷离着府衙不远,白日里虽也有流民乞讨的,只还算热闹安全。

到林家朝门子说明来意后,她被人带着立在最外头的院子里等。

人来人往的,银子有些分量,她便袖手垂目等着,时而有仆从婆子经过时,朝她指指点点。

往常来的时候,虽也多遭冷眼,不过林大娘子钟婉清信佛,林家规矩极重,往常对下人约束也严。

然而今日……

——“就是她,勾搭公爹厉害着呢。”

——“新来的范县台真真是尊菩萨,本来都定了凌迟的呀!也不晓得上辈子什么秽星投胎来,命硬。”

——“贱骨头的出身,一脸正经地给谁瞧呢。你说她还来作甚,莫不是后悔当年没听咱大娘子的话?”

……

风言风语没一句好听的,阮苹却连眼皮都没掀一下。这些都是外院的粗使婆子,大多上了年岁,桃露在这儿没什么好人缘,她知道,入耳的这些难听话不要紧,要紧的是林大娘子这回怕也是动了真怒。

林大娘子早年只得一女,还夭折了,便一向同生了两个儿子的二姨娘程氏不合。为了同程氏斗法,林大娘子特意买了三姨娘柳媚儿回来。三姨娘柳媚儿诞下一女,今年七岁,正是如今颇受宠的林雪。

日头毒辣,阮苹枯等了二刻,她昨夜饮酒过甚,正晒得头晕反胃时,里头才有婆子来喊。

跨过二重院落,她被带到一处花厅改制的佛堂里。

大娘子钟氏、二娘子程氏、三姨娘柳氏各自领着贴身丫鬟,全都在花厅聚着,阵仗颇大。

柳氏红肿着一双风情万种的眼,朝她投来阴狠刻毒的视线。二娘程氏则是漫不经心的看戏意态,轻视的目光在柳氏和她身上来回睃转。

再加上十几双丫鬟婆子冷冰冰地探究视线,尽数聚过来。

然而这些,都不及端坐主位碾动佛珠的林大娘子钟氏,看到她,阮苹心底无端发怵。

算起来,阮苹和林大娘子,相识已久。

那一年,林钟氏爱女病逝,在城外铁佛寺大办佛事,正巧碰见了跟着鸨儿在寺里上香,才九岁的阮苹。

阮苹是不信佛的,可鸨儿潘妈妈信,因此,她很小就把寺里常诵的几篇经文都背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