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他声音铿锵,如同出鞘的利剑,“内忧外患,确是危局!但亦是我朔州破茧成蝶之机!瘟疫,我们能扛过去!朝廷大军,我们也能打回去!”
“从现在起,朔州上下,同心戮力,共度时艰!”
“是!同心戮力,共度时艰!”众人齐声响应,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冲散了之前的阴霾与绝望。
定策已下,朔州这架战争与生存的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起来。
第83章风雨同舟
楚玉衡的“安内惑外”之策,如同在朔州这潭看似即将沸腾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定石,虽未彻底平息波澜,却让汹涌的暗流有了清晰的方向。
命令被迅速执行下去。
在朔州城内及被严格管控的流民隔离区外围,一夜之间增设了数处新的粥棚。
令所有惶惑不安的百姓和流民惊异的是,那大锅里熬煮的粥米,竟比往日肉眼可见地稠厚了些许。
分发粥米的官吏和兵士虽依旧蒙着口鼻,眼神却不再只有冰冷的戒备,反而带着一种刻意展现的镇定,甚至偶尔会高声安抚几句:
“乡亲们稍安勿躁!王府有令,粮仓充盈,必与大家共度时艰!”
“好好排队,都有份!吃饱了才有力气抗病,有力气守住咱们的家!”
与此同时,一些关于“朔州军械精良”、“世子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朝廷军队来自投罗网”的“内部消息”,也开始在街头巷尾、流民之间悄然流传,说得有鼻子有眼。
起初人们还将信将疑,但看到那确实比往日稠厚的粥饭,感受到王府并未因大军压境而显露慌乱,甚至加强了巡防和救济,那颗因双重灾难而悬到嗓子眼的心,竟奇迹般地落回去了一些。
“看来……王府真有后手……”
“我就说嘛,萧世子敢收留咱们,肯定有底气!”
“对!朝廷不给我们活路,世子给!咱们得帮着守住这里!”
恐慌虽未完全消除,但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生出的、模糊的同仇敌忾之心,开始在许多普通百姓和流民心中滋生、汇聚。
骚乱的苗头被悄然摁下,秩序在高压与怀柔的双重作用下,得以维持。
而对外,萧彻派出的精锐斥候,如同鬼魅般潜行南下,将另一颗“毒种”撒向了平北将军韩章率领的征讨大军。
关于朔州疫情被极度夸大的消息,开始在京营军队中隐秘传播。
“听说了吗?朔州那边闹的不是普通瘟疫,是上古记载的‘肺痧’,咳血即死,人传人,根本无法可治!”
“何止啊!我有个远亲刚从北边逃回来,说朔州城南的流民营已经十室九空,尸体堆得像小山,晚上鬼火连天,简直就是人间鬼域!”
“韩将军这是要带咱们去送死啊!仗没打,先染上一身病,冤不冤?”
这些经由楚玉衡提炼、被刻意加工渲染的恐怖传言,如同无形的瘟疫,迅速在京营士兵中蔓延。
这些久居京畿、养尊处优的兵卒,何曾见过真正惨烈的疫情?
对无形病魔的恐惧,远比面对明刀明枪的敌人更甚。
军心,在出发伊始,便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
朔州城内,压力并未因初步的稳定而减轻。
萧彻几乎是不眠不休,穿梭于城防工事、议事厅和疫情隔离区的外围。
他需要统筹全局,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危机。
楚玉衡则在王府内,成为了另一个无声运转的核心。
他无法亲临前线,便将自己化作萧彻的耳目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