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权谋帝王心 > 第57章(第2页)

第57章(第2页)

朔州城虽仍能看到战争留下的痕迹——破损的城墙正在修补,一些烧毁的屋宇只剩残骸,但整个城市却弥漫着一股蓬勃的、向上的生机。

街道两旁,不少士兵正热火朝天地帮助百姓修缮房屋,扛木料、和泥灰,干得满头大汗,与百姓言笑晏晏,毫无隔阂。

曾经惶惑不安的流民,如今大多有了临时的安身之所,一些人被组织起来清理街道,疏通沟渠,还有一些人则在官府划定的区域领了工具,准备参与开春后的屯田。

他们的脸上不再是麻木与绝望,而是有了对未来的期盼。

更让楚玉衡动容的是,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宽敞棚户下,竟传来朗朗读书声。

几位身着儒衫的先生,正带着几十个年纪不等的孩子诵读《千字文》。

那些孩子,有城中百姓的子女,也有流民的孩子,此刻都睁着明亮的眼睛,跟着先生一字一句地念着,神情专注。

知识的光,正试图驱散蒙昧与战乱的阴影。

“那是张士珩李崇文他们牵头办起来的。”萧彻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低声解释道,“说是既然暂时无力改变天下,便先从教化朔州童子开始。”

楚玉衡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赏。

他们继续前行,果然在另一处正在整理文籍、规划田亩的临时衙署外,看到了李崇文、张士珩等人的身影。

他们不再是京城那个失意颓唐或激愤撞柱的模样,而是穿着朴素的棉袍,与朔州的属官、甚至一些识字的百姓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户籍整理、田亩划分的细则,神情投入,甚至带着一种找到用武之地的振奋。

李崇文抬头间看到了并肩而行的萧彻与楚玉衡,连忙带着几人过来见礼。

“世子,楚公子。”

“诸位先生辛苦。”萧彻虚扶一下,目光扫过他们沾了些许墨渍的袖口和带着倦意却精神焕发的面容。

“不敢言辛苦。”李崇文语气诚恳,带着感慨,“能亲眼见证并参与这废墟之上的重生,能为这万千生灵寻一条实实在在的活路,方知昔日京城皓首穷经,空谈吾国矣!能来朔州,实乃吾等之幸!”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引得周围几位文臣连连点头。

他们看着这片正在一点点恢复生机的土地,看着那些因为他们的努力而逐渐步入正轨的事物,心中那份“弃暗投明”的信念,越发坚定。

楚玉衡看着他们,轻声道:“民心所向,便是大势所趋。诸位先生能扎根于此,实乃朔州之福。”

简单的话语,却让李崇文等人心中熨帖,只觉得自己的选择与付出,得到了最高的认可。

辞别了这些忙碌的文臣,萧彻与楚玉衡继续漫步。

看着这井然有序又充满希望的一幕幕,楚玉衡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他轻轻靠在萧彻身侧,低声道:“看见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力量,并非是来自于刀兵与强权,而是来自于这寻常巷陌间的生机,来自于人心的凝聚。”

萧彻握紧了他的手,目光扫过这片在他的守护下正顽强复苏的土地,最终落回身边人清亮的眼眸中,声音沉稳而坚定:“我明白。所以,我要守住的,从来就不只是一座城。”

他要守住的,是这城中的万家灯火,是这来之不易的安宁,是怀中这人眼中所期盼的,那份朗朗乾坤,清平世道。

阳光正好,将两人的身影拉长,紧密地依偎在一起,仿佛与这新生中的朔州城,融为了一体。

第95章京华暗涌

朔州大捷的消息,伴随着韩章全军覆没、只身狼狈南逃的惨状,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如同一声惊雷,狠狠劈在了看似依旧繁华锦绣的京城上空,更重重砸进了那座金碧辉煌的皇宫深处。

养心殿内,浓重的药味几乎压过了往日的熏香。

皇帝晟帝躺在龙榻上,形容枯槁,当内侍颤抖着将那份染着韩章败军之将血泪的奏报念出时,他浑浊的双眼猛地瞪大,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溅在明黄色的锦被上,触目惊心!

“逆……逆反!萧……萧家……噗——”又是一口鲜血涌出,皇帝身体剧烈抽搐了几下,眼睛死死瞪着殿顶,竟就此昏死过去,气息奄奄,命若游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