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晟玚猛地转头看向珠帘方向。
玉太后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一种残酷的冷静:“朔州势大,又抢占了‘大义’名分,硬碰硬,非上策。我大胤立国百年,敌人,从来不止内部。”
晟玚目光一闪,似乎抓住了什么:“母后的意思是……”
“北狄狼主,向来觊觎我中原富庶。江南那几个自立的藩镇,也与朔州并非铁板一块。”
玉太后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敌人的敌人,便是可资利用的盟友。许以重利,割让些边陲之地,或开放几处关市,难道还怕无人愿意替我们,去啃朔州这块硬骨头吗?”
她顿了顿,语气加重,带着一丝阴狠:“就算不能一举灭之,也要让他们四面受敌,疲于奔命,无力东顾!待其势衰,再联合各方,一举剿灭,方是万全之策。”
晟玚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阴鸷的算计所取代。他明白了母后的意思。
正面抗衡风险太大,不如驱虎吞狼,借力打力。用国家的利益,去换取暂时的喘息和破局的机会。
“母后英明!”晟玚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脸上露出一抹扭曲的笑容,“就依母后之言。立刻派遣密使,分赴北狄王庭和江南诸镇!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出兵牵制,甚至攻打朔州,朕,可以答应他们的条件!”
一道更加恶毒、也更加危险的阴谋,在这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殿里,悄然酝酿。
京城伪帝政权,在最初的震惊与恐惧之后,选择了引狼入室,企图将整个天下拖入更深的战火与混乱之中,只为了维系他们那摇摇欲坠的宝座。
而远在朔州的萧彻与楚玉衡,尚不知晓,他们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正面的敌军,还有来自背后和侧翼,更阴险毒辣的暗箭。
第131章未雨绸缪
朔州正名大典的余波尚未平息,那股席卷天下的震撼仍在于无声处酝酿惊雷。
王府书房内,烛火彻夜长明,萧彻与楚玉衡面对悬挂的巨幅疆域图,神色凝重,并无半分初战告捷的懈怠。
“檄文已发,天下皆知。”楚玉衡指尖轻点地图上帝都的位置,声音冷静如冰,“晟玚与玉太后,绝非坐以待毙之人。惊怒之后,必有反扑。”
萧彻抱臂而立,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北部漫长的边境线,以及江南错综复杂的势力分布:“硬碰硬,他们现在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实力。最可能的是……驱虎吞狼。”
两人共事多年,早已心意相通。
几乎在萧彻话音落下的瞬间,楚玉衡便接上了他的思路:“北狄贪狠,久欲南下。江南诸镇,貌合神离,各有盘算。若伪帝许以重利,难保不会有人心动,甘为前驱。”
“北狄铁骑,来去如风,善于野战,却短于攻坚。”萧彻走到沙盘前,将几面代表朔州精锐的小旗插在几处关键隘口和坚城之上,“我已传令北境诸军,加固城防,广布烽燧,实行坚壁清野。另遣两支轻骑,游弋于外,专司袭扰其粮道,疲其兵力。想靠北狄撕开我们的防线,没那么容易。”
他的部署果断而精准,充分利用了己方防御的优势,以抵消北狄的骑兵之利。
楚玉衡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南方:“江南水网密布,物阜民丰,诸镇节度使拥兵自重,所求无非是保全自身,扩大地盘。伪帝能给的,我们未必不能给,甚至能给得更多、更真诚。”
他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可即刻再派能言善辩之士,持殿下亲笔信函,分赴江南。陈明利害,许以‘匡扶正统’后,保其现有权位,并允诺战后按其功绩,另行封赏。同时,亦可暗中离间他们与伪帝的关系,令其知晓,伪帝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即便成功,他们这些‘外人’,也未必能得善终。”
这是攻心为上,分化瓦解。
相较于伪帝可能空许的、远在天边的利益,朔州给出的承诺更实在,大义名分也更正。
“此外,”楚玉衡沉吟片刻,补充道,“卫铮那边,也该动一动了。”他提到这个名字时,语气微沉。
卫铮,这把隐匿于黑暗中的利刃,是时候指向最关键的敌人了。
萧彻明白他的意思。
京城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玉太后经营多年,树敌亦不少。让卫铮潜入京城,不仅可以搜集情报,更可以在关键时刻,于敌人心脏地带,制造混乱,甚至……执行斩首。
“好。”萧彻干脆利落,“我即刻安排卫铮秘密出发。”他看向楚玉衡,眼中带着询问,“内部整合,粮草调度,可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