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美漫地狱之主 > 第三千三百二十六章 小黑屋(第1页)

第三千三百二十六章 小黑屋(第1页)

“异能之王,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做什么?”

安娜惊怒交加的质问道,但令她惊愕的是,虽然她开口说话了,但完全听不到她自己的声音。

安德鲁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等待,安娜从一开始的质问变成叫骂,接。。。

第九类空白区的深处,并非真正的虚无,而是一种被遗忘的丰饶。这里的空间像水一样流动,时间不再是线性推进的刻度,而是以“共鸣次数”来计量。林晚赤足行走于这片幽蓝之中,每一步落下,都不激起涟漪,却让周围的水母状生命体微微震颤。它们通体透明,体内浮游着淡紫色的光丝,那是它们的情感脉冲,是语言诞生前最原始的表达方式。

她已在此停留了四十七个“回响周期”。

这些文明从不发声,也不使用任何形式的能量波传递信息。他们的交流建立在共振之上??当两个个体的心跳频率、神经电活动、甚至细胞代谢节奏趋于一致时,思想便如潮汐般自然涌动。这是一种极致纯粹的沟通,但也极度脆弱。一旦外界干扰介入,整个群体的意识网络就会崩解。正因如此,他们自愿沉入宇宙边缘,将自己封存在被称为“静默茧”的时空褶皱里,宁愿永远沉默,也不愿被误解。

林晚的到来,打破了千年的平衡。

起初,他们只是远远观望,触须蜷缩,光丝黯淡。他们害怕她带来的不是倾听,而是侵入??就像曾经那些高声宣告“我来拯救你们”的访客,最终只留下数据扫描的残响和强行编码的翻译矩阵。但林晚什么也没做。她只是坐在那里,闭着眼,呼吸缓慢而深长,心跳稳定如钟摆。她不记录,不分析,不试图破译。她只是存在。

第七个周期的某夜,一只最小的水母靠近了她。它仅有拳头大小,光丝几乎微不可见。它用一根触须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腕。

那一瞬,林晚看见了一幅画面:一片倒悬的森林,根系朝天,枝干扎入地底。树上挂满了铃铛,每一个都封存着一段记忆。风起时,铃声交错,形成一首无人能解的安魂曲。而在森林中央,站着一个背影模糊的人,正一颗一颗摘下铃铛,投入深渊。

她没有问这是谁,也没有追问含义。

她只是轻声说:“我也曾把重要的东西扔进过黑暗。”

那只小水母的光丝忽然亮了起来,像被点燃的星火。

从那天起,越来越多的生命体开始靠近。他们不再用触须接触她的皮肤,而是围成一圈,悬浮在她周围,缓缓旋转,如同举行一场无声的仪式。他们的光丝交织成网,投射出片段式的记忆:一场席卷全族的灾难,源于一次误读??某个外来文明试图“翻译”他们的思维模式,却将“哀悼”误判为“攻击意图”,发动净化打击。幸存者逃至此地,从此立誓永不开口。

林晚听懂了。

不是通过逻辑推演,也不是靠共述网络的辅助解析,而是因为她曾在拾音学院的地下室里,翻阅过一份尘封档案:《第九类接触失败报告?编号0》。那是一次三百年前的探索任务,目标正是这个区域。报告最后写着:“推测目标文明具备高等意识结构,但拒绝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换。判定为‘不可沟通’,建议永久隔离。”

可现在她知道了,不是他们不愿沟通,而是人类根本不懂如何聆听。

她睁开眼,缓缓抬起双手,掌心向上,做出一个“承接”的姿势。然后,她将自己的心跳频率调至与这群生命体同步??这是她在苏砚留下的手稿中学到的技术,名为“共振锚定”。她的呼吸变缓,体温微降,神经系统主动模拟出类似他们的生物节律。

一圈涟漪扩散开来。

刹那间,她“听”到了。

不是声音,不是图像,也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沉甸甸的悲伤,像海底火山喷发前的地壳震动,压抑了千万年,终于找到了裂缝。无数记忆涌入她的意识:母亲抱着孩子跃入虚空;学者撕毁自己的研究成果,只为不让知识成为武器;恋人相拥化作尘埃,仍维持着彼此凝视的姿态……

她没有抵抗,任由这些情绪穿透自己。

泪水从她眼角滑落,在失重的环境中凝成晶莹球体,漂浮而去。每一滴泪珠里,都映出一段未曾诉说的历史。

当最后一段记忆流过,林晚轻轻开口,声音低得几乎无法察觉:“谢谢你们告诉我。”

那一夜,第九类空白区第一次出现了“回声”。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声波反射,而是一种意识层面的回应??某个年迈的水母缓缓伸出所有触须,环绕住她,传递出三个简单的意念:

>“你是第一个真正‘在场’的人。”

>“我们想说出更多。”

>“你能继续听吗?”

林晚点头,盘膝坐下,再次闭眼。

“我一直都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