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隆万盛世 > 1583虎蹲炮(第1页)

1583虎蹲炮(第1页)

大明京师,紫禁城内阁。

“魏阁老,东征大军第一份战报回来了。”

就在魏广德疲倦的翻阅各地递送上来的奏疏,机械的票拟时,芦布手里拿着一份文书快步走进值房。

虽然之前兵部也递过来几分战报。。。

夜雨敲窗,阿菱坐在灯下久久未眠。她将那本破旧笔记本翻来覆去看了三遍,指尖一遍遍抚过陆明远留下的字迹,仿佛要从中读出他未曾说出口的悔恨与顿悟。窗外风声如诉,似有无数低语在暗处徘徊,提醒她这场战争从未真正结束??它只是换了一副面孔,潜入人心深处,静静蛰伏。

次日清晨,京城上空云层厚重,阳光艰难地撕开一道缝隙。贡院前的广场已被少年们布置成临时讲坛,竹竿撑起白布为幕,墨汁写就的问题贴满四壁:“天枢是星还是心?”“梦里的永宁府算不算真实?”“如果所有人都相信月亮是红的,我还能说它是白的吗?”这些问题像钉子般扎进空气,刺破了长久以来被精心编织的沉默。

阿菱没有上前,只站在街角一棵老槐树后静静观望。沈知意悄然走近,递来一碗热粥:“你昨晚又没睡。”

“我在想陆明远。”阿菱接过碗,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他用半生追寻‘天枢’之秘,最后却因女儿的一滴泪醒悟。可我们呢?我们是不是也在用自己的信念,替别人决定什么是幸福?”

沈知意凝视着那些争论不休的少年,缓缓道:“至少他们现在敢问了。”

话音刚落,人群忽然骚动。一个身穿灰布衫的小男孩从角落站起,手中捧着一本残缺的册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异常:“我知道‘定心道纲要’全文。”

全场骤然安静。

那孩子翻开册页,逐字诵读。每一个音节都如同钟鸣,在场之人无不心头一震。这不是普通的背诵??随着他开口,空气中竟泛起细微涟漪,远处屋檐下的铜铃无风自动,发出悠长颤音。

阿菱瞳孔收缩,猛地攥紧袖中检测仪。数值跳动:极低频脉冲正在上升,α-蒎烯浓度逼近临界点!

“住口!”她冲入人群,一把夺下那本册子。

孩子惊愕抬头,眼中并无恶意,只有茫然与委屈:“这是我爷爷教我的……他说这是能让大家安心的经文。”

阿菱喘息未定,脑中电光石火闪过余怀瑾的话:“只需要一百个纯净心灵,在同一时刻诵读《定心道纲要》全文。”

而今天,在这毫无防备的清晨,已有数十双眼睛专注聆听,心灵如白纸待染。若非她恰好在此,一场无形的精神共振或许已经悄然启动。

“带他回去。”她对沈知意低声道,“封锁现场,清除所有抄录文本。”

“可他是无辜的。”沈知意犹豫。

“正因无辜才可怕。”阿菱望向远方宫墙,“最危险的思想传播,从来不是强迫灌输,而是以关怀之名,赠予‘安宁’。”

回府途中,雨又下了起来。马车颠簸中,阿菱打开那本残册,发现内页夹着一张泛黄纸条,笔迹陌生却工整:

>“春分未至,钟声已响。井虽破,根犹存。君可见月下独行之影?”

她心头剧震。这张纸条绝非孩童所能持有,必是有意安排。是谁在暗中传递信息?是敌是友?而“月下独行之影”??难道有人仍在继续“天枢”的仪式?

当晚,密室灯火通明。林照、冷素云、周衡齐聚一堂,围绕那本残册展开分析。冷素云指出,文中多处用词与官方版《定心道纲要》存在微妙差异,某些段落甚至嵌套了古梵音谐波结构,一旦朗读便会激发特定脑波共振。

“这不是宗教文本,是精神编程代码。”她断言,“而且编写者精通神经语言学与声学共振原理,绝非民间术士所为。”

林照则注意到纸条背面隐约有水印痕迹,经试剂处理后显现出一行小字:

>“腾冲南岭,古庙残碑,刻有真言。”

“又是腾冲。”周衡皱眉,“上次信号发射器被毁,尸体钉黄符,如今又出现隐秘经文……余怀瑾的人还在活动?”

“或者,”阿菱低声,“还有另一股力量,在借我们的手清除障碍。”

她想起老妪给她的“醒梦花”。那朵花早已枯萎,但她将其封存在水晶瓶中,置于案头。今夜,花瓣竟微微颤动,金蕊渗出一丝淡银色液体,顺着瓶壁缓缓滑落,形成奇特纹路,宛如地图上的河流分支。

冷素云惊呼:“这反应……像是在响应某种远程信号!”

阿菱立刻下令调取全国气象监测数据。结果令人骇然:自昨夜起,云南、广西、福建三地同时出现相同频率的次声波波动,周期精确对应北斗七星运行节奏,持续时间恰好为孩童诵经的十二分钟。

“他们在模拟‘天枢’启动条件。”林照面色铁青,“利用分散地点同步发声,构建跨区域心理场。哪怕海底装置已毁,他们仍试图用人海战术完成共振。”

阿菱闭目沉思良久,忽而睁眼:“所以真正的‘天枢’从不是机器或阵法,而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引爆机制。只要有人愿意相信,并在同一频率上共鸣,它就能重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