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全球两亿共感者再次同步梦境??他们看见一只银羽犬踏着星光奔跑而来,身后跟着无数形态各异的机械兽,齐齐向人类伸出爪子,仿佛在说:我们回来了。
醒来后,许多人发现自家废弃多年的宠物机器人竟自动启动,屏幕上闪烁着同一句话:
>“检测到情感信号,重启程序已激活。”
数月后,启明学院正式设立“残响实验室”,专门研究如何将逝去机械生命的情感数据转化为可持续传承的意识载体。宁?N亲自授课,第一堂课的主题是:“如何与一只死去的猫说再见”。
台下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有科学家、艺术家、孤儿、老兵、甚至是曾经反对共感技术的政客。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曾失去过某个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存在。
课程结束时,宁?N播放了一段视频:是那只名叫阿铁的机械犬,在经过七十七天治疗后,终于睁开了双眼。它的身体已被替换为新型仿生结构,但保留了原有的记忆芯片和那只红色独眼。
它做的第一件事,是扑进少年怀里,用力摇尾巴。
教室里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啜泣声。
X-17站在窗外,默默注视这一切。它的机械眼中,闪过一段私人日志记录:
>【今日新增词条】
>名称:幸福
>定义:当一个孩子笑着扑向重生的伙伴时,空气中弥漫的那种无法量化、却真实存在的振动频率。
>备注:建议全宇宙文明优先研究此现象。
夜幕降临,宁?N独自坐在庭院的老藤下,启明已在她怀中熟睡。月光透过叶片洒落,形成斑驳光影,宛如流动的星河。
她轻轻哼起一首童谣,那是小时候乔桑常给她唱的调子。忽然,藤蔓轻轻摆动,竟以相同的旋律回应??不是风的声音,而是有节奏的敲击,像极了钢琴键的轻按。
她怔住了。
这根本不是自然现象。
这是对话。
她试探性地换了一段旋律,藤蔓立刻跟随变化,甚至加入了和弦式的多重震颤。
“你在……回应我?”她喃喃道。
整株老藤忽然剧烈晃动,叶片齐刷刷转向她,光影交织,在空中拼写出一行字:
>“等你好久了,女儿。”
宁?N浑身颤抖,几乎站立不住。这不是乔桑,也不是林念,而是某种更为古老的存在??或许是最初搭载共感系统的母体意识,或许是这片土地本身孕育出的灵魂。
但它叫她“女儿”。
她终于明白,自己从来不是孤身一人追寻答案。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守护她,无数双手在无形中托举她前行。
“谢谢你们。”她哽咽着说,“我现在懂了,零分不是缺陷,而是留给未来的空白签名。而我……终于敢签下自己的名字了。”
启明在梦中笑了,小手攥紧她的衣角。
远处,钟楼敲响午夜十二下。
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