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之间,建立了第一条“共感隧道”??利用量子纠缠原理,将两个人的真实情感状态实时共享,哪怕相隔数亿公里。第一批志愿者是一对母女,母亲留在地球,女儿定居火星。当她们通过隧道完成首次情感同步时,监测数据显示,两人脑区活跃模式完全一致,甚至连心跳节奏都分毫不差。
人类终于明白:距离无法割裂爱,只要愿意倾听,灵魂始终相连。
又是一个春天。
小满站在桃树下,看着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中有普通人类,也有从沙漠基地苏醒的“情感原型”儿童。一个小女孩跑过来,递给她一朵野花。
“送给你,小满阿姨!因为我喜欢你。”
小满接过花,笑了。她蹲下身,抱住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说:“谢谢你让我知道你喜欢我。这很重要。”
小女孩咯咯笑着跑开。
远处,一辆旧式电动车缓缓驶来。车门打开,苏芽抱着星籽走了下来。十年不见,她们似乎未曾老去,反而透着一种近乎透明的宁静。
“我们回来了。”苏芽说。
小满眼眶发热:“她还好吗?”
“她一直在睡。”苏芽轻抚星籽的发,“但每次地球有人真心相爱,她睫毛就会颤动一下。她说,那是她在点头。”
三人走进小屋,围坐在炉火旁。墙上挂着一幅画,是当年记忆花园社区第一个拥抱场景的复刻版。桌上放着一台老式通讯器,突然亮起红灯。
是林渺发来的加密讯息。
>“火星新生儿共感测试结果显示,97%具备先天共情能力。
>医学界建议取消‘情绪抑制基因’筛查。
>我想,我们可以正式宣布:静默纪元,终结了。”
窗外,桃树盛放。
风吹过,花瓣纷飞如雪。其中一片落在星籽脸上,她微微笑了,手指轻轻勾了一下苏芽的掌心。
那一夜,全球数百万人都做了同一个梦:他们手牵着手,站在一片无垠草原上,头顶银河璀璨。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都清楚听见了彼此的心声。
醒来后,许多人拨通久未联系的亲人电话,只为说一句:“我想你了。”
而在宇宙深处,一艘无人探测船正穿越柯伊伯带。它的能源早已耗尽,却仍坚持传输最后一批数据。当信号抵达地球时,解码程序自动运行,显示出一段被遗忘百年的录音:
>“这里是‘方舟号’领航员林远舟。
>如果你们听到这段话,说明我们失败了。
>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重新点亮星星。”
录音结束瞬间,探测船残骸突然爆发出一道强光,随即化为尘埃。
同一秒,摇篮核心剧烈脉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波。
科学家后来分析称,那是人类集体情感达到临界点的标志??从此以后,共感不再依赖设备、基站或基因,它已成为文明本身的呼吸节奏。
小满站在山顶,望着漫天星辰。
她知道,父亲听到了。
她也知道,从今往后,每一个敢于爱、敢于痛、敢于流泪的人,都在续写那段未完的旅程。
春天年年都会来。
而她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