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长夜君主 > 第九十二章 万灵口之变保底二合一(第1页)

第九十二章 万灵口之变保底二合一(第1页)

这一刻,东方三三心里如同一块大石头放了下来。

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意。

那种‘尘埃落定、大功告成’的感觉,是如此的踏实而且满足,这是东方三三一辈子没怎么享受过的感受。

“原来一颗心放肚子。。。

雪落无声。

那盏灯在清晨的第一缕光中静静燃烧,油焰微微摇曳,仿佛呼吸。清洁工老周站在大厅角落,手里攥着抹布,盯着那盏不知何时出现的油灯看了许久。她本想上前擦拭,可脚步却像被钉住一般动弹不得。灯芯里跳动的火苗不是橙黄,而是淡淡的金,像是从极渊深处采来的星屑点燃的。她忽然想起昨晚巡馆时,并未见这灯存在。监控明明显示整夜无人进出,可它就那样稳稳地立在玉佩展柜旁的矮几上,像早已在此守候千年。

她终究没敢碰它。

只是默默退开,转身时低声说了句:“您辛苦了。”

这句话说得极轻,却仿佛触动了某种无形的回响。整座纪念馆的铜铃忽然轻震一声,不似金属相击,倒像是谁在远处轻轻咳嗽。老周一惊,回头望去,只见那盏灯的影子竟在地面拉得极长,一直延伸到石墙根下,与墙上“小凡”玉佩的投影交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肩扛木杖,帽檐低垂。

她揉了揉眼,再看时,影子已恢复正常。

但她知道,自己没有看错。

当天上午,馆长召集全体工作人员开会。安保主任播放了昨夜监控,画面清晰:闭馆后空无一人,灯光渐暗,所有设备进入休眠。可凌晨三点十七分,镜头突然出现一瞬雪花,持续仅0。3秒。恢复画面后,那盏灯已悄然出现。红外检测也未捕捉到任何热源移动轨迹。更诡异的是,温控系统记录显示,那一瞬间,大厅温度下降了整整七度,却又在眨眼间回升。

“不是故障。”馆长低声说,“是‘他’来了。”

没人质疑这句话。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早已学会用敬畏而非怀疑去面对那些无法解释的事。他们只是默默点头,然后开始讨论??要不要上报?要不要移走?要不要做研究?

最终决定:不动。

只在灯旁立起那块小牌:“请勿触碰。这盏灯,有人一直在守护。”

而自那天起,每晚最后一班保安都会在十一点整,准时为这盏灯添一次油。油是特制的,由九境各地信众自愿捐献,取自不同人家灶台、书桌、床头灯芯中提取的最后一滴燃尽之油,混合而成。据说,其中甚至有那位曾关闭诊所后又重返疫区的医生家中烛泪,也有当年那个小女孩第一次点亮蜡烛时留下的残油。

油入灯盏那一刻,火焰总会轻轻一跳,像是回应。

***

与此同时,在西漠边缘的一座废弃驿站里,三个流浪者正围着一堆篝火取暖。风沙呼啸,天地昏黄,唯有这一簇火光倔强地亮着。年长者裹着破旧羊皮袄,一边咳嗽一边往火堆里扔干草。年轻些的少年抱着膝盖,望着火光出神。

“你说……真有那个人吗?”少年忽然开口。

“哪个?”年长者问。

“林小凡啊。”少年声音很轻,“课本里写的,挑着灯走遍九境的那个旅人。”

另一名女子冷笑:“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些?不过是政府编出来教人听话的童话罢了。”

老人没笑。他缓缓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沙尘中隐约透出几点星光。

“我小时候,家里穷得连灯油都买不起。”他说,“有一年冬天,大雪封门,我娘病重,高烧不退。我跪着爬出去找大夫,半路晕倒在雪地里。醒来时,看见一个穿灰袍的男人坐在我身边,手里拿着一盏灯。他没说话,只是把外衣披在我身上,又喂我喝了一口热水。等我缓过劲来,他已经走了,只留下那盏灯还在烧着。”

少年睁大眼睛:“后来呢?”

“后来我去当兵,打仗断了腿,回来成了乞丐。可我一直记得那盏灯的光。去年南疆洪灾,我去救灾队帮忙抬担架,冻得手指发紫。那天夜里,我也点了一盏灯,给几个失散的孩子照路。有个小女孩问我:‘叔叔,你为什么对我们好?’我说:‘因为曾经也有人对我好过。’”

他说完,低头拨弄火堆,火星四溅。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叫林小凡,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为陌生人点一盏灯,他就没死。”

三人沉默良久。

忽然,风停了。

沙尘落地,夜空清明如洗。

他们抬头望去,只见天际一道微弱金光划过,如同流星,却又不像坠落,反倒像是缓缓行走于云层之上。那光不耀眼,也不持久,只是一闪而逝,却让人心底莫名安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