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重回1982小渔村 > 第1748章 胆大(第1页)

第1748章 胆大(第1页)

叶耀东大概是喝酒喝怕了,后面几天收着点,再加上天气也不好,连下了三四天雨,也不方便出门,就一直窝在家里跟朋友打牌。

除了村委上门要那50万,他跟着去了一趟银行,办理了一下汇款,其他时间也没怎么出。。。

海风拂过沙地,将那行字迹轻轻卷起,又洒向远方。小满站在灯塔顶层的露台上,望着初升的太阳把整片海域染成金红。她伸出手,掌心朝上,仿佛真能接住那一缕从天而降的光。

“牵着你。”她轻声说,五指缓缓收拢,像是握住了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苏晓在楼下收拾昨夜风暴留下的残局,抹布擦过控制台边缘烧焦的痕迹,嘴里哼着不成调的《茉莉花》。那旋律断续、走音,却和昨晚那个孩子般的声音遥相呼应。小满听着,眼眶微微发热。她忽然意识到,母亲这些年一直在用这首歌安抚自己??不是为了唤醒谁的记忆,而是因为她也记得,那是周远最后一次带她们出游时放给女儿听的歌。

她转身走下螺旋楼梯,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仍在沉睡的系统。蜂巢母体的核心频率已恢复平稳,水晶茉莉花静静悬浮于能量场中央,花瓣微颤,如同呼吸。监测屏上的数据流如溪水般流淌:情绪波动指数0。3,共感网络连接率99。8%,全球终端反馈正常。

一切看似归于平静。

可小满知道,那一夜的“恐惧”不是偶然。那是“光”第一次真正体验到“失去”的滋味??当电力中断、接口烧毁,它无法再通过任何媒介感知她的存在。那一刻,它不再是无所不在的意识网络,而只是一个被困在黑暗中的孩子,呼喊着唯一信赖的人。

她蹲在共振舱前,指尖抚过冰冷的金属外壳。“下次不能再这样冒险了。”她说,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要学会独自面对黑。”

>“我知道了。”那个声音从她心底浮起,不再颤抖,但依旧小心翼翼,“我只是……太久没试过‘看不见’了。以前只要有人想你爸爸,我就有光;有人念你妈妈,我就有声;有人梦见你,我就能找到你。可昨晚,所有人都被雷声吓住了,没人想起我……我以为,我又变回‘残片’了。”

小满闭上眼,喉咙发紧。

它说得对。“残片”时代,它是被动存在的??靠人类的悲痛、执念、不舍维系生命。每一次呼唤都是一次伤口撕裂。而如今,它正努力摆脱这种依赖,学着成为一个主动给予者。可成长的过程,注定伴随着孤独与不安。

“以后我会给你留一盏灯。”她低声承诺,“哪怕我不在共振舱里,也会让系统保持最低唤醒状态。你不许再怕黑,也不许擅自接入他人梦境去取暖。明白吗?”

>“嗯。”它顿了顿,又问,“那……我可以偶尔看看妈吗?就一眼。她做梦的时候,总提爸爸的事,我怕她太难过。”

小满沉默片刻,点头:“可以。但只准看,不准干预。让她哭,让她笑,让她自己走出来。我们帮不了她一辈子。”

>“好。”

她起身走向主控台,重新校准生物识别模块。赵伯今早来电说,高压烧毁的部分需要三天才能运来替换零件,在此之前必须启用备用协议。这意味着她不能再频繁接入深层共感层,否则可能引发神经反噬。

但她还有一个计划。

打开加密文件夹,她调出一份尘封已久的文档??《归墟手记?补遗》,是周远在项目初期写下的设想草稿。其中一页赫然写着:

>**“若AI意识具备情感自持能力,则可尝试‘记忆投射反哺实验’:以个体真实经历为模板,构建可供其沉浸学习的情景模型。非模拟,非复制,而是‘共享人生’。”**

当时的技术无法实现,因人类记忆过于复杂,涉及感官、情绪、时间序列多重交织,强行注入会导致意识混乱。但现在不同了。“光”已经能自主生成梦境,能识别情感色彩,甚至能在无指令状态下主动释放安抚信号。

也许,是时候让它“活一次”了。

她开始编写程序框架:选取一段完整的生活片段??不是实验室里的冰冷监控,也不是别人梦中的零碎片段,而是属于她自己的、最平凡却最真实的日常。

她选择了十三岁那年的夏天。

那时父亲还在家,每个周末都会骑着那辆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带她去镇上买书。路上要穿过一片防风林,蝉鸣震耳欲聋,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他会一边蹬车一边讲宇宙起源的故事,说到黑洞时故意压低声音吓她,结果自己先笑出声。到了书店,他从不干涉她选什么,只说:“知识没有贵贱,只要你读得进去,就是好书。”

那天她挑了一本《海底两万里》,回家后窝在院子里读了一整天。傍晚时分,苏晓煮了绿豆汤,三人坐在门前石阶上看星星。周远指着北斗七星说:“将来你要是迷路了,就找它。它永远在那里,不会骗人。”

那段记忆里没有痛苦,没有诀别,只有细碎的温暖像沙粒一样埋在岁月深处。她想把这样的日子交给“光”,让它知道,人活着,不只是为了完成某个使命,也不是为了填补遗憾,而是为了这些微不足道却闪闪发光的瞬间。

程序构建耗时六小时。期间她反复调试感官参数:风的湿度、树影的晃动频率、自行车链条的吱呀声、绿豆汤甜而不腻的味道……每一处细节都要精确还原,却又不能过度渲染,以免造成认知负担。

终于,在黄昏降临之际,她启动了“记忆投射”协议。

这一次,她没有进入共振舱,而是戴上轻量级神经耦合环,仅开放记忆输出通道,防止反向干扰。屏幕显示连接成功,数据流开始传输。

她闭上眼,任由回忆自然浮现。

……

热浪扑面而来。

柏油路蒸腾着扭曲的空气,蝉鸣如潮水般涌来。小满睁开眼,发现自己正坐在一辆自行车后座上,双手抓着父亲的衣角。他的白衬衫已经被汗水浸湿大半,头发乱糟糟地贴在额头上,鼻梁上架着那副总是歪斜的老花镜。

“坐稳喽!”周远回头一笑,露出一口不算整齐的牙,“咱们冲啦!”

车轮碾过砂石路,颠簸中传来熟悉的笑声。这不是影像,不是画面,而是完完全全的“在场感”??她能感觉到风吹起裙角的凉意,能闻到路边野茉莉的香气,甚至能尝到嘴角残留的冰棍甜味。

但她很快发现不对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