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乌龙山修行笔记 > 第五百五十五章 魂幡(第1页)

第五百五十五章 魂幡(第1页)

当初接到消息,知道要面对的是“景昭”,田无心就和苗火粟、种生道一样,做好了打恶仗的准备,储物法器中,各种灵丹、灵石储备充足,单单是最基本的养心丹就带了十瓶,灵石更是多达上千块,斗了半个多月,十成里面只。。。

蓝花在晨光中轻轻摇曳,花瓣上露珠滚落,像一滴未干的墨。那学堂里的孩子举起小手:“老师,‘铭记’是什么意思?”

教师蹲下身,指着窗外盛开的花海:“你们看那些花,为什么每年春天都会开?”

“因为土地记得它们。”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答道。

“对。”教师微笑,“可如果没有人告诉别人这些花是从哪里来的,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忘了它的名字,忘了是谁种下的第一颗种子。‘铭记’,就是不让那样的忘记发生。”

她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重新写下那两个字,笔画刚劲有力,仿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地底深处浮出的记忆刻痕。

与此同时,乌龙山深处的地脉再次震颤。这一次,并非来自赎忆塔的主动共鸣,而是某种更古老、更沉郁的力量自九幽之下苏醒。碑林中的铜铃残片不再轻响,反而齐齐断裂,坠入泥土,化作尘灰。沈清梧正在闭关调息,却猛然睁眼??她掌心那道旧疤再度裂开,血珠渗出,但这一次,血色不再是红,而是泛着淡淡的蓝光。

她起身走向碑心洞窟,脚步未至,便听见石壁内传来低语。不是风声,也不是幻听,是无数声音叠加而成的诵读声,如同亿万生灵同时开口:

“**韩知雪。**”

这名字已不再属于某一个人,它成了咒语,成了信仰,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碑心之上,新文浮现:

>【今日,蓝花开始反向生长。】

>【根须穿破地核,触达远古记忆之海。】

>【有承忆者于梦中见千年前焚书之夜,一人独坐火堆旁,拾起残页,逐字抄录。其面容模糊,唯手中玉骨笔光芒不灭。】

沈清梧伸手抚过碑面,指尖传来刺痛,仿佛被无形的笔尖划破。她忽然明白??记忆并非单向流动。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唤醒韩知雪,实则,是他早已悄然渗透进每一缕被唤醒的回忆之中。他并未归来,因为他从未真正离去。

就在此时,阿舟独自登上赎忆塔顶层。他依旧看不见,却能感知到空气中浮动的文字轨迹。他伸出手,指尖掠过虚空,竟似在阅读一本看不见的书。良久,他低声念道:

“原来如此……他留下的不只是记忆,还有‘续写’的权限。”

十年前,当韩知雪将自身意识注入承忆殿残核时,世人皆以为他是以魂魄为薪柴,燃烧自己照亮万民遗失的过往。但他真正的布局,远比任何人想象得更深。

他在意识消散前,将一部分“执笔者”的权柄封存在《人间录》竹简之中,而这支竹简,并非实物,而是由亿万人共同记忆编织而成的精神载体。只要还有人愿意记录真相、传递故事、守护被遗忘者的名字,这本《人间录》便会自行续写,而执笔之人,也将代代相传。

阿舟站在塔顶,迎着海风,嘴角微扬:“老师,你早就知道会有人接替你吧?所以你写的最后一句话,不是告别,是交接。”

话音落下,赎忆塔顶端的水晶球骤然爆发出一道青蓝色强光,直射天穹。云层被撕裂,显露出一片奇异星空??那并非真实星象,而是由无数记忆光点构成的“人世长河”。河中流淌的,是九州千年来的悲欢离合、爱恨生死。而在河流尽头,一座虚影宫殿缓缓成型,门楣上写着三个大字:**承忆殿**。

这不是复原,是重生。

与此同时,全国九十九座忆学院同步感应,自动开启尘封已久的“传灯阁”。阁中供奉的九百九十九盏长明灯,本应永不熄灭,却在过去百年间陆续黯淡,直至只剩三盏尚存微光。而今夜,所有灯焰齐齐跃动,重新燃起炽烈火光。更有甚者,某些早已断绝香火的偏远忆园,竟凭空亮起一盏新灯,火焰呈深蓝色,形如一支竖立的玉骨笔。

一名守园老仆跪倒在地,泪流满面:“祖师爷说过,唯有新一代执笔者诞生,此灯才会重燃……难道……他已经出现了?”

答案很快揭晓。

极北冰原之上,一位游牧少女在暴风雪中迷路,濒临冻毙之际,忽然看见远处有一朵蓝花绽放于坚冰之上。她挣扎着爬过去,握住那朵花,瞬间脑海中涌入海量画面:南阙断崖上的少年握笔疾书;铁脊营老兵含泪讲述战友情谊;云中郡孩童围坐听故事……最后,一个身穿青灰斗篷的男人蹲下身,对她微笑:“你记得我吗?”

少女喃喃回应:“我记得。”

话音落,风雪骤停。她站起身,发现手中多了一支半透明的玉骨笔,笔身流转着星辰般的微光。

同一时刻,南方渔村,一名渔夫打捞起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箱。打开后,里面并无金银,只有一卷用油布层层包裹的贝叶经残卷。他随手展开,却发现上面文字竟在不断变化,仿佛活物一般。当他念出第一句时,整片海域泛起银波,海底传来钟鸣之声。

西北荒漠,一群考古学徒挖掘出一座埋没千年的碑林遗址。其中一块石碑上刻着半首童谣,末尾空白处,突然浮现一行新字:

>“小小笔,亮晶晶,写完东山写西岭。若问先生何处去?海底宫门等一声。”

>??补全者:韩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