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被韩念感知到了。
那一夜,他再次登塔,却发现塔顶多了一样东西??一块漂浮的虚影石碑,上面镌刻着七个新出现的名字:
**艾米丽?陈(英)**
**伊萨克?吴(法)**
**玛利亚?林(西)**
**山本葵(日)**
**拉吉夫?赵(印)**
**安娜?李(俄)**
**卡洛斯?黄(墨)**
每个人名下方,都标注着他们首次“听见记忆”的时间与地点。
“原来……老师早就预见了这一天。”韩念轻声道,“他要的不是一个国家的记忆复兴,而是一场全球性的灵魂觉醒。”
沈清梧走上前来,手中捧着一份刚送达的情报:“海外已有十二个国家报告异常现象,涉及三百余个案例。部分政府开始调查,甚至有人提出‘文化渗透论’,认为这是中国的记忆武器。”
“可笑。”阿舟冷笑,“谁能把记忆当成武器?除非他们不明白??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控制别人记住什么,而是让所有人敢于说出真相。”
韩念沉默良久,忽然转身走入塔心密室。他取出《烬忆集?终章》,翻开最后一页,发现原本空白的纸面此刻正缓缓浮现新字:
>“当你看到这些字时,说明你已准备好承担更大的责任。
>记住:记忆没有主人,只有守护者。
>而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某个政权或组织,而是‘遗忘’本身。
>它伪装成冷漠、忙碌、麻木、顺从,悄悄吞噬每一个值得被记住的生命。
>所以,不要停下。
>哪怕只剩一人愿听,也要讲下去。
>哪怕只有一朵花开,也要让它传递香气。
>因为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问:‘老师,铭记是什么意思?’
>这场修行,就仍有意义。”
字迹落定,整本书化作光尘,融入韩念体内。他的右掌心,“心”字墨痕彻底成型,散发着温润蓝光,仿佛一颗跳动的心脏。
三天后,韩念宣布启动“千灯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并培养新一代承忆者,无论国籍、种族、语言,只要具备“记忆共鸣体质”,皆可成为《人间录》的书写者。首批选拔通过梦境测试进行:参与者需在梦中回答一个问题??“你最不愿忘记的人是谁?”
结果令人震惊:全球报名者超过百万,其中五千余人成功通过测试,脑电波显示出与赎忆塔同频的波动。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中有教师、医生、农民、囚犯、孤儿、老兵……身份各异,却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在某个时刻,默默记录过身边人的故事,哪怕只是写在日记本上的一句话。
第一批海外承忆使团正式组建。
临行前,韩念亲自为每人颁发一支微型玉骨笔??并非实物,而是用蓝花精粹与记忆能量凝练而成,唯有心灵纯净者才能看见并使用。他告诉他们:“你们不是代表任何人去传播思想,而是去唤醒沉睡的良知。不必强求改变世界,只需让一个人愿意开口讲述自己的往事,你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一半。”
第一位出发的是艾米丽?陈,英国华裔女孩,祖父是抗战时期赴欧支援医疗队的医生。她在启程当晚做了一个梦:老人站在战火纷飞的村庄里,对她说:“替我告诉那些忘了战争滋味的人,疼痛不会因时间流逝而减轻,只会转移到下一代身上。”
她醒来时,枕边开着一朵蓝花。
与此同时,国内局势愈发复杂。
尽管官方下令封锁信息,但民间“寻忆小组”已形成燎原之势。某山村,一群村民合力追忆三十年前被强拆致死的村长,结果当晚全村人集体梦游,齐聚祠堂,用泥土和木炭重建了一座微型纪念碑。第二天清晨,政府派人拆除,可当天夜里又自动复原,且碑文更加完整,连当年施工队长私下受贿的金额都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