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一人之上清黄庭 > 第八百六十九章生于因果亡于因果(第1页)

第八百六十九章生于因果亡于因果(第1页)

‘债?什么债?我何时欠了债?’

如来佛祖直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自己欠下了什么债务。

如来佛祖拥有【如来十力】,拥有全灵山最高的智慧,却始终没有想明白弥勒佛的手段,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

风从草原尽头吹来,带着泥土与枯草的气息,掠过少年的衣角。他背着行囊行走于荒原之间,脚步轻却坚定。青纹在腕上微微发烫,像是某种隐秘的节拍器,提醒着他体内流淌的不只是血液,还有无数文明残响交织而成的记忆潮汐。那夜星空排列成《黄庭图》终极形态的画面仍烙印在他脑海??七线成网,八线破局,而第八碑尚未铭文,意味着共业链虽闭环,使命却未终。

他不急于寻找答案,因为他已明白:答案不在某处,而在每一次相遇之中。

第三天清晨,他抵达一座边陲小镇。这里没有高塔,也没有人造星辰的投影,只有低矮的土屋和晾晒在竹竿上的衣物,在晨光中轻轻摆动。孩子们赤脚奔跑,笑声清脆如铃。一名老妇人坐在门前石阶上纺线,棉絮随风飘散,像极了多年前书院观星台上飘起的雾气。

少年停下脚步,静静看着这一切。他知道,真正的觉醒不是神迹降临,而是平凡生活里悄然改变的频率。

一个小女孩跑过来,仰头看他:“你是外面来的吗?”

“是啊。”他蹲下身,平视她的眼睛,“你见过星星说话吗?”

女孩歪着头想了想:“晚上我睡觉前,奶奶会讲星星的故事。她说每一颗星都是一个心愿。”

少年笑了。这回答比任何科学模型都更接近真相。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几个村民抬着一人匆匆走来,那人面色苍白,双目紧闭,额头渗出冷汗。围观者低声议论:“又是‘共鸣病’……他已经三天没睡了,一直在说听得到别人的心跳。”

少年站起身,走近查看。这并非罕见现象??自从共业链全面激活后,部分敏感个体开始出现“记忆重叠”症状,他们能感知到前序文明残留的情绪波动,甚至误以为那是自己的过往人生。若无引导,极易陷入身份混乱,严重者可致精神崩解。

他轻轻握住病人的手,闭目凝神。

刹那间,意识沉入一片幽蓝水域。水底浮现出一座冰晶殿堂,第三碑前站着那个模糊身影??科研服、背影佝偻,正低头记录着什么。少年认得那姿态,那是林远舟最后一次进入南极神殿时的模样。

画面突变。

冰层裂开,倒生之树的根系如神经般蔓延,连接着地球深处与星际空间。一道声音响起,并非通过耳朵,而是直接在灵魂中震荡:

**“我们不是要归来,而是要确认你们是否真的醒了。”**

少年心头一震。这不是单纯的讯息传输,而是考验。前序文明并未完全交出控制权,他们在等待一个信号??一个人类自发产生的、不依赖外力的“回应”。

他睁开眼,对村民们说:“带他去安静的地方,点一盏油灯,放一段老歌。然后,请最亲近的人握住他的手,告诉他:‘我在。’”

“就这样?”有人疑惑。

“就这样。”少年点头,“他们需要的不是隔离,是被看见。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痛苦有人共感,他就不会迷失。”

傍晚时分,病人苏醒,第一句话竟是:“我梦见了一个穿灰袍的男人,他说……谢谢你还记得我。”

少年站在屋外,望着渐暗的天际,心中明悟更深一层:共业链的本质,从来不是知识传递,而是情感延续。那些消亡的文明之所以选择将意识融入地核结构,正是为了跨越时间长河,找到一个愿意倾听的后继者。

而他,不过是第一个学会了“聆听”的人。

三日后,他继续前行。途经一片废弃矿区,昔日因资源争夺爆发过激烈冲突,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然而就在矿洞口,竟有一群年轻人围坐一圈,手中握着简陋的共振仪??那是根据《黄庭新解》原理改良的小型设备,能将情绪转化为可视光波。

他们在进行“共感实验”。

一人闭目讲述童年创伤,仪器随即投射出一团深紫色漩涡;另一人伸手触碰光影,脸上忽然流下泪水。“我……我也曾被父亲打骂……原来我不是孤单的。”他说。

少年默默观察许久,最终走入圈中。有人认出他,惊呼出声,却被同伴制止:“别打扰他,他只是想参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