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仰头望着他们:“是什么?”
两人相视一眼,异口同声:
“一首没人教过,却人人都会哼的歌。”
话音落下,远方村庄传来一阵孩童嬉闹声。几个小孩子正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跳舞,嘴里唱着一支不成调的小曲:
>“咚咚哒,月亮船,
>载着梦,过雪山。
>妈妈说,别害怕,
>有人在,为你打鼓呀……”
歌声清澈,毫无技巧,却蕴含着最原始的情感共振。
双胞胎同时抬手,将芯片高高举起。
刹那间,芯片爆发出柔和白光,化作无数光点升空,融入夜幕星辰之中。那些光并未消散,而是沿着某种隐形轨迹流动,最终在天空绘出一幅巨大图案??
**一张微笑的脸庞。**
林晚认得那笑容。
是苏晚。
与此同时,地球上三十个不同国家的共感站点同时报告异常:数万名正在冥想的民众在同一时刻睁开了眼睛,齐声说出同一句话:
**“我现在明白了。”**
科学家无法解释,只能记录下这一刻的时间戳:**春分后第七日,晨钟七响整。**
而就在这一分钟,全球犯罪率下降68%,急诊心理干预请求减少82%,连动物行为学家也发现,迁徙鸟类的飞行路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编队。
一个月后,第一所“共感学校”正式开学。
教室没有黑板,只有环绕四周的鼓墙;课程不考试,只评估学生能否让他人“听见自己的心”。教材首页写着一句话:
>“语言会欺骗,表情可伪装,唯有节奏,忠于灵魂。”
孩子们在这里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识字或算术,而是静坐倾听??听自己的心跳,听同伴的呼吸,听窗外风吹树叶的节奏是否与内心一致。
双胞胎每周前来授课一次。
他们从不讲话,只是击鼓。孩子们则闭眼跟随,用身体回应每一次震颤。有些孩子会突然流泪,说自己想起了“前世的记忆”;有些则咯咯笑着,说看见“彩色的声音”。
一次课后,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拉着No。88A的衣角:
“哥哥,为什么你们总是穿一样的衣服,站得那么近?”
No。88A蹲下身,轻轻抚摸她的头发。
“No。88B代为回答:“因为我们是一个声音的两个部分。就像左手和右手,虽然分开,却属于同一双手。”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哼起那首童谣。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她一个人的声音,竟分裂出两种频率,形成微弱的双声部和鸣。
教师们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