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鸿虽然是一名更加擅长练兵的统帅,但是,不代表他统兵的水平就真的差。
他的统兵水平,只是相对不如他练兵的水平。
可毕竟,他天级巅峰统帅的基础就放在那里。
李靖这一路兵马,大部分兵力已经聚集到了广阳道,仅仅只给郭子仪留了十万兵马。
而且,十万兵马还要分出来一部分驻扎在河阳九郡各地。
故而,相对郭子仪,其实达鸿并没有太大的兵力劣势。
要说相对不如的,也只是郭子仪手中有大量的骑兵,能够占据战术的主动性。以及,双方兵马在士气上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想让达鸿击败郭子仪,或许他做不到。
但是,如果在集中兵力守此一郡的情况之下,以他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达鸿有此一败,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要追溯到青南道战场那边。
达鸿以六万兵马守住了河阳十郡的最后一郡,巩为了青南道战场的侧翼。
但是,青南道战场,又何尝不是在达鸿的后背?
这两者之间,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处战场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另一处战场。
石勒在青南道大败,连他自己本人都栽了进去!
岳飞当即让檀道济与黄袍领兵五万,前去包抄达鸿的后路,让他们配合正面的郭子仪,将达鸿这一部兵马全歼于河阳道之内。
不过,作为一个天级巅峰的统帅,达鸿的军事素质显然是在线的。
他在收到石勒在青南道大败的消息之后,就已经猜到他这里其实已经不安全了,如果继续守在这里的话,即将就会面临一个四面围攻的后果。
他的七万大军,都将会陷入绝境之内。
因此,他在檀道济的兵马到来之前,就已经做出了撤离的准备。
只不过,郭子仪手中的兵马骑兵数量庞大。
就算是被李靖分走了飞羽军团的一部分骑兵,但他手上的骑兵力量依旧不是达鸿可以相比的。
达鸿之前在防守的情况之下,郭子仪的骑兵或许还奈何不得他。
但是,如果达鸿想跑的话,那郭子仪骑兵数量强大的优势就可以尽可能的发挥了。
故而,这一次的撤离,对于达鸿来说,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达鸿最开始采用的办法是断尾求生之计,想要主动舍弃一部分兵马,从而换来大部分的兵马生存的机会。
但是,奈何郭子仪根本就不吃他这一套,每一次达鸿断尾求生,郭子仪都分出一小部分骑兵来和他们纠缠,拖住这部分兵马,等着后方的步兵主力压上来。
而他,则是带着大量的骑兵绕道追击。
以骑兵和步兵之间的速度差距,郭子仪就算是稍微绕点远路,也能够在最后及时的重新拉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