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姜望脸色第一次出现动摇。他怒吼一声,挥手召来万千黑丝,欲将林昭吞噬。然而就在这一刻,三百铃村的新铃齐鸣,歌声随风而至:
>“太累了……让我们忘记吧……”
>可有人回答:“不能忘,也不敢忘。”
黑丝寸寸断裂。
伪姜望仰天嘶吼:“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肯接受安稳?!”
“因为你不懂。”林昭轻声道,“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不愿永远安稳。我们渴望安宁,但也憎恨欺骗;我们畏惧混乱,却更怕失去选择的权利。这才是姜望真正守护的东西??不是制度,不是力量,而是那份明知会痛,仍要清醒活着的勇气。”
风停,雨歇。
伪姜望的身影开始溃散,化作点点灰烬,随风而去。最后一刻,他望着林昭,眼神竟流露出一丝解脱:“也许……你是对的。”
极光缓缓褪去,夜空恢复平静。
林昭瘫坐在地,浑身脱力。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那股试图重塑世界的暗流并未消失,反而更加隐蔽、更加深入。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伪理想主义者”崛起,打着正义旗号推行专制,或是以自由之名纵容chaos。
但他也明白,只要赤心尚存一丝火种,便永不熄灭。
数日后,林昭重返皇城,在紫极殿召开百年来首次“愿心大会”。他当众焚毁所有涉及“记忆隔离术”的机密档案,宣布废除意识审查制度,并提议设立“忏悔与对话庭”,邀请曾受创伤的巡天使及其家属共同参与重建信任。
他还做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亲自前往已被废弃的浮图塔遗址,取出一块残砖,带回京城,置于新建的“巡天纪念馆”中央,题字曰:
>“此塔曾锢万民之心,亦警后世之志。
>不为纪念,只为铭记??
>最可怕的牢笼,往往以救赎之名而建。”
多年后,一位游学僧人在西北沙漠发现一处古老壁画,描绘的正是林昭独战伪姜望那一夜。画旁题诗两句:
>“赤心巡天路,孤影踏寒霜。
>莫问光明处,灯火自成行。”
而在某个偏僻山村的小学堂里,孩子们齐声朗诵新编教材的最后一课:
>“什么是赤心?
>是明知前路艰险,仍选择说实话的人;
>是看到黑暗蔓延,仍愿意点亮蜡烛的人;
>是哪怕全世界都说‘算了’,他却说‘不行’的人。”
窗外,风起,铃声又响。
这一次,不再孤单。